網頁

2013年6月30日 星期日

淨空法師:一切時、一切處都等於零,計較它幹什麼?

 

     淨宗講到究竟、講到大圓滿,淨宗最高的一個層次,常寂光。你看四土,我們能夠把執著放下,不再執著,不再有成見,心就清淨,就能夠隨緣了。也就是說,我不跟一切人計較;一切人跟我計較,我都接受。我為什麼能接受?因為我知道,一切萬物,它都跟零相等。

 



現在科學家提出零點能量點,這名詞用得好。萬事萬物統統等於零,無論你怎麼計較,全是妄想分別執著,假的,不是真的。真的怎麼?真的,如如不動,如如不動就是這些雜念妄念全都沒有。全都沒有,不怕你計較,為什麼?計較再多,統等於零,你的心多平和。所以心要住在零點,不要有一二三四,跟什麼人都能相處,跟佛菩薩能相處,跟妖魔鬼怪能相處,都真正做到平等對待,和睦相處。心要不在零點,這個做不到,這是哲學的最高峰,這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。



 



所以六祖他開悟的時候最後一句話說:「何期自性,能生萬法」。那個零點就是自性,所有的妄念、所有的雜念、所有的萬法都歸在萬法,萬法是從零點發生的,它永遠等於零。不能說它現在起作用,它不等於零,不是,它永遠等於零,它沒有時間,它沒有空間,這是事實真相,諸法實相。一切時、一切處都等於零,你計較它幹什麼?你為什麼計較?你迷了,你才計較。如果你覺悟了,無論他說什麼,一笑了之,回他一句話,阿彌陀佛,這高明到極處,讓我們心裡面充滿了阿彌陀佛,我們這一句阿彌陀佛遍法界虛空界,無處不是,無時不是。這樣這個念佛的人生活在常寂光裡頭,他的身心跟光明融成一片。那個迷惑顛倒的眾生,他生活在六道輪迴裡頭,你跟他計較嗎?你跟他計較,你就到輪迴去了,你就墮落了。你不跟他計較,相安無事,這比什麼都重要,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。



 



萬法全體是常寂光,無時無處而不圓融,一切法都融在常寂光,跟常寂光融成一片、融成一體,不一不異,圓融一體。萬物就是我的法身,萬佛本自一體,所以《華嚴經》上說,「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」。佛講這個話千真萬確,一點都不錯,萬事萬物就是我的法身,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跟我本來是一體。



 



我們在今天,這六道眾生迷失了自性,把事實真相看錯了。這些迷,障礙了我們的眼睛,障礙了我們的清淨心,讓我們看不到事實真相,而看到了無量的雜念、無量的妄想、無量的差別,看到這些東西,看到這些生滅不住,科學家也告訴我們,相似相續的虛幻境界。這個虛幻是自然現象,它妨不妨礙真心?不妨礙。迷了,是自己把它造成妨礙;覺悟了,沒事,絲毫沒有妨礙。眾生跟佛只是一念差別,一念覺悟,眾生成佛;一念迷惑,佛變成眾生。這個事實真相,學佛的人不能不知道。其實一切萬法,哪一法不是佛!所以經上常講,這是真正覺悟的人,「當相即道」,道是自性,道是性德,我們六根面對著這個現象是自性,明心見性;「即事而真」,真是真心,真心在起用,萬事萬法真心在起用。



 



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五0二集)  2012/9/8  淨空法師主講



2013年6月29日 星期六

淨空法師:要如何過佛菩薩的生活

 



學佛對於轉識成智不能不懂、不能不學。識是什麼?就是第六、第七,第六的分別、第七的執著。執著的根源,第一個是我執、我見。《金剛經》後半部把這個破掉了,「無我見、無人見、無眾生見、無壽者見」,所以《金剛經》是大乘。這四種見反過來,反過來就有了、具足了,就是末那識的四大煩惱常相隨。沒有我,執著有個我,這個麻煩,從這個執著就生了我愛。這個愛是貪,為什麼?你愛就想佔有,就想控制它、想支配它,有這麼多錯誤的念頭生起來,慈悲裡頭沒有。我痴,愚痴;我慢,傲慢。你看四大煩惱,我見、我愛、我痴、我慢,四大煩惱常相隨,這個四大煩惱是與生俱來的。一念不覺迷失了自性,把自性變成了阿賴耶,阿賴耶的末那識這四種煩惱就來了。覺悟的時候叫做見聞覺知,迷了的時候就叫做受想行識。


 


大乘學人包括淨宗同學對這些事情,理清楚、事明白,在日常生活當中就能修,就能夠練。練什麼?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不生煩惱,看破了,知道一切法不可得,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、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。六根在六塵境界當中不起貪愛、不生瞋恚、不生愚痴,對一切法真明瞭,相有性無,事有理無,就看破了。內,把貪瞋痴慢疑斷掉,徹底放下了,清淨心現前。貪瞋痴慢疑是染污,有這個東西清淨心就沒有了,這個東西一放下,清淨心現前,平等心也現前。為什麼?嫉妒、傲慢沒有了,平等就現前。這個就是用自己的真心,不再用妄心了。性德光明遍照,能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,過佛菩薩的生活,這個快樂自在。你要過六道凡夫的生活,苦不堪言,太苦了!


 


早年 方東美 先生教我,要過人生最高的享受,那是什麼?學佛。學佛裡頭還有最高的生活,念佛,念念求生淨土、念念不離彌陀,這真快樂、真自在,沒有比這個更殊勝。我修一天,這一天快樂;我修一個星期,這一個星期快樂;修一個月,這一個月快樂;修一年,這一年快樂,為什麼不幹?千萬不要迷惑,被這個世間名聞利養迷了,被這個世間五欲六塵蒙蔽了,那就錯了。頭腦清淨不迷惑,我們選擇的是絕對正確的。選擇正確就有快樂,選擇錯誤就有痛苦,都在自己一念之間。


 


煩惱習氣重,經教可以幫你的忙,不可以一天不讀經、不可以一天不聽教。楞嚴會上文殊菩薩說,「此方真教體,清淨在音聞」。說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,六根比較,耳根最利,看有時候看不清楚,聽得清楚,耳根利。耳根利,所以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經教學,讓你聽懂,然後再讓你看見,你就相信不懷疑了。


 


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五00集)  2012/9/6  淨空法師主講


 



2013年6月28日 星期五

淨空法師:見佛的因緣



 


我們今天最大的困難就是懷疑,修淨土的人多,疑心不斷這一生不能成就。為什麼疑心不斷?他放不下,他還以為有東西比這個更好的,就這麼個簡單道理。他要知道淨土之善是至善,沒有比這個更善的了,他就會死心塌地念佛,他再也不會動心。這要佛慈悲,要讓他看見,我們沒有這個福德,沒有這個因緣。


 


佛陀在世,當年法會當中這麼多人參加,我們在序分裡面看到,這個法會一萬多人,在會的人統統見到,這都是我們的證明。可是我們今天人喜歡懷疑,經上講一萬多人是真的是假的?不相信。為什麼?一萬多人,釋迦牟尼佛講經又沒有麥克風,他怎麼會聽見?現在人找理由可多了。怎麼可能?所以好疑,還提出很多理論,你說信心多難,難信之法。人真相信了,人家說迷信,這人學佛迷了,迷信。我們真見到佛,真看到這個境界了,人家說你胡說八道,你這個腦子有問題,是你的幻覺,不是真的。都有辦法把你解破掉,你就想這個事情多難。這個境界只有看到的人才知道,沒見到的人怎麼會知道?


 


遠公當年見到四次,是見到完整的極樂世界。我見到一次,只見到阿彌陀佛,現身,阿彌陀佛的身很大,跟天空一樣大,在半邊天。雖然現那麼大的身,看得清清楚楚。我是在七十九歲那年,在北京住在酒店裡頭,五洲飯店,在那裡生病,病了四天。我知道,那次生病的時候是要走了。這個境界太清楚了,我躺在床上,似夢非夢。怎麼睜開眼睛,我躺在地上,不是躺床上,躺草地上。看到面前是一片青山,沒看到水,山一重一重,非常美。然後一看的時候,滿山遍野的人,面孔都對著我,太多太多了。我說這是不是聽經的聽眾,這麼多的人?這個念頭才起,那些人全部變了,變成野獸,各種不同的野獸,也滿山遍野的,全都變成獸了,這不是好現象。但是那個時候沒有想到,感覺到非常驚訝,怎麼突然全部變成野獸?


 


在這個時候我就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,因為那個時候講《華嚴經》,我拜佛的三拜,第一拜都是拜本師,第二拜拜阿彌陀佛,第三拜拜本師毘盧遮那佛。多少年來這很習慣了,一下就叫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。佛現前了,那個境界沒有了,那眾生境界統統沒有了,一尊佛跟虛空一樣大。看到釋迦牟尼佛,我就再念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現前,釋迦佛就不見了;我再念毘盧遮那佛,阿彌陀佛也不見了;最後我念了一聲觀世音菩薩,觀音菩薩現了個相,也跟天空一樣大。我就聽到我旁邊有人問我,問我還有沒有什麼放不下的?還有沒有什麼人需要見見面的、要交代事情的?我說統統沒有了。我說我現在就想往生,但是如果佛要我留在這世間,多留幾年幫助這些眾生,我說也不妨礙,我也可以。這個話說完,就醒過來了,醒過來病就好了。第二天回香港,在香港休息兩個星期就恢復講經。所以我知道,那年是該走的一年,七十九歲。


 


壽命是佛管的,我不管這個事情,佛要我多住,咱們就多住,無所謂,反正什麼也不在乎;要我走,我立刻就走,我一絲毫牽掛都沒有,好!這是章嘉大師教給我的,他教我把生命交給佛,一生為佛法、為眾生,不為自己,沒有自己,一生都是佛菩薩照顧。順境逆境都是佛菩薩安排,讓我學習,讓我提升境界。所以,一切眾生 都是 老師,都是佛菩薩,凡夫就是我一個人。這些統統是佛菩薩在我面前表演給我看的,讓我在這個裡面學習,學習什麼?不起心不動念,學習不分別不執著,知道萬法皆空,萬法一如。這個境界裡面學習,將來往生的時候得受用,就一般所說的往生必定增高品位。品位不必自己求,自然的,自然的感應。


 


兩土導師威神加持,讓會眾都能夠見到極樂世界依正莊嚴,無非是讓大家相信世尊在前面所說的真實不虛。我們完全接受,完全相信了。相信了,大家才會勤修往生之業,我們在這一生當中,有了一個方向、一個目標,永遠不變,完成我們往生這樁事業,往生就是究竟圓滿,就是止於至善。


 


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 (第四九三集)  2012/8/27   淨空法師主講



2013年6月27日 星期四

淨空法師:今天學佛的難處


 


說實在的,我們生活在現前這個時代,學佛的人很少,真學佛的人,為什麼?真學佛的人一定要依經典做依據。印光大師說得很好,八萬四千法門,門門都是有經典做根據的;沒有經典,那你是盲修瞎練,不是真學佛。




 




現在這個社會,通宗沒有了,通教也沒有了,從佛教經典裡面得一些佛學常識這種人很多,把佛經當作世間學術去研究,出家人大有其人。路走錯了,為什麼?把戒丟掉了。佛法修學它有次第的,「因戒得定,因定開慧」,戒丟掉了,你的心怎麼會定下來?也就是說,經題上講的清淨心、平等心你從什麼地方得來?古大德從持戒得來的。後面那個覺,覺是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,它是從定來的,清淨心、平等心就是定。我們今天的心不能清淨,雜念太多、妄想太多,有雜念有妄想這不行。




 




今天的環境,環境在製造雜念、妄想,我們又沒有辦法離開這個環境,這就是今天修行的難處。還有很少很少的人,真的住到深山裡面去,與外面整個隔絕,在這個裡頭修苦行。有,有這種人,很少數,一萬人當中難得找到一個。這些人,真修的人,他不要名聞利養,所以他修成功也沒人知道,他也不希望人知道他。其中專門念佛的,他就求往生,最後他真的往生了。這樣的人,他在這個世間,可以說他是住在如來正法時期,末法裡面的正法。由此可知,世尊所說的法運是活的不是死的。




 




末法裡頭有正法,我們也就回過頭來去看,正法裡頭有末法。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國講了不少大乘經典,那是正法。你看,佛講經,有很多人聽經,聽了之後依教修行,依教修行都證得果位,證阿羅漢的、證辟支佛的、證菩薩果位的大有人在,正法。經上還告訴我們,這個大城裡面,跟釋迦牟尼佛見過面的,知道有這個人,曾經見過面的,這城市居民的三分之一。還有三分之一知道而不清楚釋迦牟尼佛這個人,我們能相信嗎?你要不相信,你在香港住這麼多年,住公寓大樓,跟你隔壁那一家姓什麼你知道嗎?他叫什麼名字,曉不曉得?好多都不知道,左右鄰居都不知道,住了幾十年,不曉得他姓什麼、名字叫什麼,見面都不打招呼的,彼此都孤立。這就正法裡頭的末法。經上還給我們說,還有三分之一連釋迦牟尼佛名字都不知道,根本不知道城裡頭有講經說法這個事情,他不曉得。完全不曉得不就像在滅法裡頭一樣嗎?曉得而不清楚的,那不就是末法嗎?由此可知,法運在人不在法。




 




這樁大事是早年 方東美 先生告訴我的,佛法在世間,在哪裡?在經典裡面。 方 老師告訴我,不在寺廟,我問他為什麼?寺廟裡面的大眾他現在不學了,寺廟裡藏的有經典,他不學,他只會念經,經裡頭什麼意思他不知道。學佛的人,心裡面只是祈福,求消災、求其福報,目的不是在求戒定慧,求戒定慧學佛的人太少了。我們知道,依戒定慧修學的才是真正的佛弟子,為什麼?他終究會證到般涅槃,也就是說必入涅槃,他永遠離開十法界,魔王恐怖。如果是為求福、為求生天、為求人天福報、為求長壽、為求多子多孫、升官發財,為這個,這是變成宗教了。這就是現在所說的宗教的佛教,不是釋迦牟尼佛的佛教。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,一生四十九年講經教學,沒有教人求人天福報的。都教人修行證果,最低限度得證須陀洹果,這是真實的成就。為什麼?只要你證得初果,你在六道就有期限了。期限多長?佛說的,天上人間七次往返,你就證得阿羅漢,你就超越六道輪迴。所以他有期限的。而且怎麼樣?決定不墮三惡道,為什麼?他嚴持戒律,不造三惡道的業,所以他不墮三惡道。




 




我們今天學佛,要確定自己學佛的方位、學佛的路線,這比什麼都重要。我們學佛目的何在?我們今天所學的是大乘淨土宗,淨土宗的成就,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親近阿彌陀佛。我們果然真的往生,在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來學習,這叫彌陀弟子。我們要常常想著,像不像彌陀弟子?這很重要。每天早晚課都好好想想,像不像?不像趕緊改。彌陀弟子的標準就是五經一論,現在講的五經一論,五經一論有六種,只要在這裡頭選一種就行了。佛教導我們,「持戒念佛」,你只記住這四個字。戒律就是十善、三皈、五戒、六和、六度、十願,簡單,就這一點點,好記。我們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決定不能夠違背,我們求生淨土就決定得生。




 




淨宗必須遵守的戒律,不問別人,別人怎麼做不要管他,我自己做好就對了。如果常常看別人,常常批評別人,心裡有別人,我們就全錯了。我告訴你,你這一生決定不能往生,你還是要搞六道輪迴,在輪迴裡面還搞冤冤相報沒完沒了。真修淨土的人,心裡面所記住的就是戒定慧,戒特別重要。我初學佛的時候,因為是知識分子,知識分子的毛病很多,對於佛法是有條件的接受,我相信這部分我接受,不相信那部分我排斥,我不接受。所以,對於理論這方面喜歡,戒律那方面排斥,還自己挺有理由的。為什麼要排斥它?那是三千年前印度人的日常生活規範,跟我們中國不一樣,時代也不相同,怎麼能教我們去做印度人,還要做三千年前古印度人?這講不通。你看,我們振振有辭,把戒律推到一邊去。




 




老師對我怎麼樣?老師對我很愛護,但是不說我,他知道,他要說我的時候,我就不學了,不到他家來,別地方去了。老師慈悲,一句話不說,也不說我對,也不說我不對,都笑笑,談話就換個話題。這是老師高明處,老師真實智慧,給我們真實的利益。我跟諸位同學說過,我們的課上完了,跟老師告辭,老師會送到門口,送到門口一定輕輕的給我說一句話「戒律很重要」,就這五個字。我聽了幾十遍,有沒有動心?沒有動心,若無其事。到什麼時候動心?老師圓寂了。我跟他老人家三年,他圓寂了,他的火化是在北投,一個小廟的附近,專門給他造了一個火化爐,這是藏密一位大成就者。甘珠活佛是他的學生,帶了十幾個人在那裡搭了二、三個帳篷,在火化爐旁邊住了一個星期,七天。我跟這些人都很熟,我請了三天假,也在他們帳篷住了三天。




 




我非常認真反省,跟老師三年,老師教了我什麼?我這一想,念頭最深的就是「戒律很重要」。為什麼他說這句話?而且說了幾十遍,我們一個星期見一次面,一年至少有四十個星期。以前老師講這句話,好像耳邊風一樣,從來沒有在意,現在這一回頭,想到老師教我些什麼?這句話立刻現前。我就得研究,為什麼他要這麼強調戒律?我想了兩個多星期,這有了一個答案。應該是佛法跟世間法不一樣,我完全用世間法來看佛法,世間法,三代的禮就不一樣,禮就是戒律。現在國家憲法是戒律,過若干年就修一次憲,為什麼?不適用了。可是佛法不是世間法,佛法教人超越六道輪迴,超越十法界,證大般涅槃。所以佛法那個法是永恆的,是不變的,你要是變了,變了你就達不到目標。所以它的方法不受時間限制、不受空間限制,你要真正學你一定要遵守。




 




你看我想了兩個星期,算把這個事情搞明白了,搞明白之後我就開始看戒律了,從前戒律的書不看。對戒律了解一些,老師教給我,他說「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」,也就是形式上的受戒這沒有關係,不重要,重要是真正做到。所以老師告訴我,你能做一條,這一條戒你受持了,你就受了。你沒做到,雖然戒壇你受了戒,也是假的,也不是真的。這個指導原則非常重要。




 




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 (第五0一集)  2012/9/7  淨空法師主講





2013年6月26日 星期三

淨空法師:回頭走老路,過清淨大自然的生活




     



         我們修行,修什麼?就是修清淨平等覺,這是心,不是修別的。清淨平等覺是真心,分三個層次講,是我們恢復的順序,首先得清淨,清淨是阿羅漢;再進一步是平等,平等是菩薩;最後是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,那就是覺,這成佛了。






 我們不是上上根人,一定要循序漸進,我們今天鎖定的目標就是清淨,清淨,遠離一切染污。染污,用現在的話說,凡是對我們身心有影響的都是染污,不善的影響是染污,善的影響也是染污。為什麼?善應對的是三善道,惡應對的是三惡道,你出不了六道輪迴。染淨二邊都不住,這叫中道,你才能超越六道輪迴。所以,斷惡不著斷惡的相,修善不著修善的相,心才會清淨。心裡面還有這些落謝影子,這相宗裡說的話,也就是說有這麼多印象在阿賴耶識裡頭,現在人說有這麼多印象在腦海裡面。這個印象遇緣它就起作用,這個作用就障礙我們清淨平等覺。





 這樁事情只有佛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教我們遠離,不受外頭的環境干擾,我們念佛功夫才得力;如果還受外面干擾,我們念佛的功夫被它破壞了。這是要很高很高的警覺。如果這個障礙太多,我們自己要想方法幫助自己,或者是換個環境,或者是繼續深入經藏。





 深入經藏不是說很多經典,就這一部經典。這部經典深入不夠,古人講「讀書千遍,其義自見」,我現在只念了五百遍,不夠。念上千遍還受影響,我再念一千遍,你要這樣去深入,肯定有好處。為什麼?遍數愈多,你熟,熟透了,不定什麼個緣一觸動,就開悟了,問題真解決了。愈深入就是愈向三昧裡面去紮根,這是念佛三昧。念佛三昧功夫有淺深,大的區別,理一心不亂、事一心不亂、功夫成片,這是講大的。每一個階段裡頭都很多層次,理一心裡頭有三輩九品,事一心裡頭也有三輩九品,功夫成片還是有三輩九品。





 讀經這個方法能幫助我們深入,對知識分子非常有效。喜歡讀書,讀書的時候不要去想,不要去研究,就是讀,從頭到尾,字字清楚、分明,沒有念漏掉,沒有念錯,沒有念顛倒。這是什麼?這是修定,用念經來修定,用聽經來修定,聽經也可以修定,聽經只是耳聽,聽得清清楚楚,聽得明明白白,沒有意思在裡頭。懂很好,不懂也好,不要去理會它,一直聽下去,這就是修定。定到一定的程度就會開智慧,就豁然大悟。





所以問題,你要會。今人跟古人比,難,古時候人生活環境好,古時候沒有電視、沒有網路、沒有傳媒、沒有報紙、沒有雜誌,每天生活接觸的大自然。老祖宗的教誨簡單而明瞭,你記得很清楚你真的會做到,它不複雜。現在所謂知識爆炸,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太多、太複雜了,日夜都不間斷,把我們整個心思擾亂了。心是阿賴耶,思是末那跟意識,沒有以前那麼單純,所以以前人修行容易成就,現在非常困難。





 我們得認識環境,要認識自己,這一點很重要,這一生能不能成就,成敗關鍵就在對自己的認知。走古人的路子,古人是成功的道路。無量劫來,無量無邊修行證果的人統統走這條道路,都走得很順暢,我們不能改變。我們說他的路子是舊的,幾千年了,跟不上現在時代,我們要換新的。新的是嘗試,結果怎麼樣不能確定。不如走老路穩當,新路是個冒險的路。舊的道路那麼多佛菩薩成就的,對我們有信心。今天新創的這些道路,就是這些方法,把社會搞成這個樣子,真正搞到無法收拾。我們提出來回歸,回頭走老路,沒人相信。現在十年了,教了十年,有些人相信了,也有很少數的人回頭了。這是什麼?想想確實行不通。這不是假的,事實擺在面前。





我們走老路的人,對於新的這些東西我們遠離它。六根遠離這些新的東西,我們眼不要看它,耳不要聽它,鼻不需要嗅它,身不要去接觸它,遠一點好,我們過的是清淨大自然的生活。我們跟樹木花草、山河大地、這些小動物生活在一起,發現這些都有靈性。我們在六和園種菜,這些小蟲我們跟牠商量,我們菜園放佛號給牠聽,晚上的時候我們播講經給牠們聽,感應不可思議。這個生活很快樂,沒有煩惱,不造罪業。讀經現在就讀一本,別的放下了,三藏十二部,讓給別人悟。年歲大了,該走了,所以統統放下。對這個世間沒有留戀,回過頭來看這個世間就看得清楚。過去為什麼看不清楚?因為有留戀,身在其中,現在跳出來了。古人所謂「當局者迷,旁觀者清」,你在這個局裡頭你迷惑;我跳出局外,回頭來看這一局就清楚了,為什麼?沒有利害得失。利害得失把我們搞混了,混亂了,看不清楚;沒有利害得失,跟我全不相關,我就看得清楚。








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 (第四九九集)  2012/9/6 淨空法師主講






2013年6月25日 星期二

淨空法師:細心去觀察自己學佛有沒有進步




 




 




念佛不難,發願往生也不難,難的是什麼?信心。我們是不是真有信心?不能說沒有,信心不足,信心不圓滿,有百分之九十的信心,還有十分疑惑。甚至於說,你有九十九分的信心,只有一分疑惑。這必須要知道,那一分的疑惑可能障礙你這一生往生,你還得要去搞輪迴,下一次碰到的時候再說。你要問什麼時候真能往生?一絲毫疑惑都沒有,這是你往生的機會成熟了。




 




疑惑斷了從什麼地方看?不但是對娑婆世界、這個地球,乃至於十方一切諸佛剎土,統統放下,沒有絲毫留戀,一心專注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這叫信心圓滿,這叫做沒有疑惑。於是我們認真反省,我們的信心足不足,我們有沒有疑惑。如果疑惑還很深,相當深度的疑惑,那就是什麼?煩惱習氣都在,對內,確實還有貪瞋痴慢疑,每一樣都有。




 




學佛學這麼多年,細心去觀察,這是內觀,不從外,可以說有進步,這些煩惱習氣真的淡了,沒有以前那麼濃、那麼嚴重,淡了。如果在這個時候自以為是,那麻煩大了。為什麼?他煩惱增長,煩惱不是減輕,是往上增長。學佛,會!




 




蓮池大師《竹窗隨筆》裡頭有,有一段,是他的老同參,多年住山,人很有道心,仰慕的人很多,到山上去參訪他的,在家、出家。名氣就大了,徒眾多了,禮請他下山,城市裡面有道場、有寺院,請他老人家做住持,在那裡講經說法,名聞利養統統來了,全都染上了。跟蓮池大師見面,蓮池大師就說,從前有這麼一個人,在山上修行功夫很得力,以後一下山,被名利圍繞著,退墮了。他就問,誰?蓮池大師說,就是老兄。這一句話提醒了他,趕快放下,還回到山上。這是什麼?這真聰明,這真叫覺悟。不知道回頭的不曉得有多少,那他這一生?這一生所修所為的,是把他自己的功夫提升了一點,不管用,還得繼續搞六道輪迴。這說明一個人成佛不是容易事。往生是成佛,是大事,不是小事。




 




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 (第四九六集)  2012/9/3  淨空法師主講





2013年6月24日 星期一

淨空法師:用真誠心不怕吃虧




 




 




日常生活當中,用真誠心處事待人接物,不要怕上當、不要怕受騙,上幾次當沒關係,受騙也沒關係,我們用真心關係太大了。用真心的人將來往生極樂世界,用妄心、用懷疑心決定去不了;換句話說,用這些妄心,出不了六道輪迴,這是老實話。用真心,不怕上當、不怕吃虧,我們這一生才能夠順利脫離六道輪迴。這個得來也不容易,得人身,聞佛法,把這個事情搞清楚、搞明白,以後不再搞六道了。還有什麼事情比這個更大的?沒有了。還有這個身體在世間,它的副作用,正的我們是脫離六道輪迴,往生極樂世界,副作用是幫助這些迷惑眾生認識老祖宗,這個重要。認識傳統文化,認識這個東西是寶,無價之寶,一定要認真好好去學習。




 




底下這一句說得太好了,「故業垢蔽心」,這四個字好。業是造業,業就是行為,行為稱作事,事之後稱之為業。我們在學校讀書,這作業,功課學完了,畢業。業在,就是事留下來的因,那就是業。這個因善,後面感善果,因要是惡,後面就感惡報,善、惡都稱之為業。這個業不善,因為底下是個垢,垢是染污,是不善的業,它妨礙了心,讓我們迷失了真心,我們用的全是妄心。自私自利是妄心,因為真心裡頭沒有自私自利,真心裡頭沒有我,就是說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這真心;有分別、有執著就是妄心。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,盡量把分別執著要放下,學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。決定不要常常想著吃虧上當,這都是什麼?這都是自私自利在作祟,你的情執、我執太重。




 




佛法頭一關就是破這個執著,破我執,常常想著一切眾生,不要想自己。眾生受苦,我在受苦,眾生得樂,我就得樂,要把眾生跟自己想成一體,這個體無形,沒有形、沒有色。常常這樣想,慢慢跟常寂光就相應。決定不要想名聞利養,這個東西是帶有毒素的,你愈想會把貪瞋痴都引發出來。幹什麼樣好事,別居功,功勞是別人的,多少人在做,又不是我一個人做;過失一個人要承當,我要懺悔。特別是在一個團體裡頭,你要是領導一個團體,這樣用心,這個團體沒有不服你的,團體會做得非常好。有私心就不行了,就做不出來,做得好那是你的福報,福報完了你這個團體會解散,不能持久,只有真的東西可以持久。




 




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 (第四九五集)  2012/8/29   淨空法師主講





2013年6月23日 星期日

淨空法師:我從沒有為自己身心操過心,一切隨緣隨它去!




 




 




佛菩薩時時刻刻在我們身邊,我們的心要專一用在道上,不能分心。分心你自己會照顧自己,佛菩薩就不照顧你;你一心在道上,根本不分心,佛菩薩就時時刻刻在觀察著。




 




《妄盡還源觀》上講得好,這三種周遍,第一個是信息周遍法界。我們起心動念,遍法界虛空界這些法身菩薩都知道,沒有不知道的。我們身體狀況他也知道,為什麼?身體狀況是物質,物質有波動現象,這個波動現象,每一個波動現象他都知道。一個波動現象,彌勒菩薩告訴我們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,所以我們身心狀況佛菩薩清清楚楚。




 




我初學佛的時候,章嘉大師告訴我,真正發心捨身學法,一生都有佛菩薩照顧你,你自己不要操一點心。我相信,我接受了,所以我從來沒有為自己身心操過心,一切隨緣隨它去。




 




倒是為我操心的人還真不少!這些人是不是佛菩薩化身我不知道,也許有。所以死心塌地一條路走到底,「將此深心奉塵剎,是則名為報佛恩」。




 




要禁得起考驗,要能受苦受難,佛教我們的,「以戒為師,以苦為師」,世尊給我們做出榜樣。章嘉大師教我,要走釋迦牟尼佛的路,跟釋迦牟尼佛學習,我們就沒錯了。這條路是艱難,我們走了六十年,有六十年的經驗,能走得通。古聖先賢的例子太多了,都是我們的榜樣。




 




最近,李炳南老居士就是我們最佳的榜樣,我跟他十年,我看得很清楚、很明白。一生能保持身心清淨,不為境界所轉,你就會有成就。所以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,這是古聖先賢給我們做出最好的榜樣。




 




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 (第四八四集)  2012/8/22  淨空法師主講





2013年6月22日 星期六

淨空法師:在日常生活待人接物當中練功


 


佛完全是用內心實證的功夫。用的是什麼?清淨平等覺,清淨平等是功夫,覺就是性德,性德就是圓滿的智慧、德能、相好,一時現前,覺就現前了。我們不能現前,是心不清淨、心不平等,所以你永遠不會開悟。你怎麼學都是記問之學,你記得多,你想得多,你想有的時候會想錯,不是真實義。為什麼不是真實義?你不是真實心,真實心跟真實義相應。你不是真實心,你是阿賴耶的識心,也就是說,你的心有分別執著、有起心動念,這個心不生智慧,跟性德不相應。


 


必須在日常生活當中,待人接物練功,練什麼功?練不執著、練不分別,練這個功。這個功練成了,真的,一切都不執著了,你證阿羅漢果,六種神通出現了。諸位要曉得,神通是自己的本能,個個都有,一點都不稀奇。為什麼失掉了?就是迷失了自性,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,把這個能量失掉了。不起心不動念、不分別不執著,這本能就現前,它障礙就沒有了。障礙沒了自然現前,這個道理我們得懂。


 


我們現在練習得不夠,要加緊練。練不能離開境界,離開境界到哪裡去練?離開境界練那是初學,對初學的人行,但是練到一定的程度要接觸境界,看看是不是真的不染了,財色名食睡碰一下,真不染了,那你功夫成就了。這一碰還染污,不行,說明你功夫不夠,不夠就趕緊遠離,別去碰它。


 


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 (第四九二集)  2012/8/27  淨空法師主講


2013年6月21日 星期五

淨空法師:見到人歡歡喜喜,要布施微笑,要布施慰問!



【見到人歡歡喜喜,要布施微笑,要布施慰問!】


 


今天活在這個世間,決定要「以善攻惡」,這句話要牢牢記在心上,認真努力把五戒十善修好、把六和敬修好,別人不跟我和,我跟他和。


 


我們住在這個地區,這些鄰居,我們見面,他不給我打招呼,我給他打招呼。他不理我,我不怪他,下次見面還給他打招呼,永遠給他打招呼,看他什麼時候會醒悟過來。見到人歡歡喜喜,要布施微笑,要布施慰問。


 


一切不善,不善的念頭、不善的言語、不善的行為,要統統放棄,時時刻刻警覺,因為這些不善養成習慣了,自然就冒出來。所以為什麼天天讀經,要做早晚課?早課的用意提醒自己,今天一天守好自己,讓這些不善的習氣不要出來,早課用意在此地;晚課是反省,今天一天過去了,我犯了哪些毛病,起了哪些不善念頭,希望明天過失能減少,善念能增長。這就是進步,這個早晚課沒有白做。


 


一定要知道,早晚課是為自己做的,不是念給佛菩薩聽的。這東西是佛菩薩講的,他才不要聽!為我們自己做的,不是為佛菩薩,也不是為別人,為自己做的,這才有功德。


 


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 (第四九一集)  2012/8/26  淨空法師主講


2013年6月20日 星期四

淨空法師:解開跟冤親債主的結


 





真正想到極樂世界去,沒有一個去不成。所以善導大師講這個法門萬修萬人去,一個都不漏,這一點都不假。那不能去的是什麼原因?不肯認錯、不肯懺悔,對這個世間有留戀,這就去不了。





 造極重罪業,我認錯、我懺悔、我求生,還是能往生。所以你要知道,餓鬼道往生的、地獄道往生的,這才真正看到阿彌陀佛的慈悲。墮地獄是造極重罪業,在地獄經地藏菩薩勸導,他覺悟了,他真認錯懺悔,他就出來了。只有淨土這一門,八萬四千法門沒有辦法,這要搞清楚。





 那我們現在還知道有一等人,他在地獄很苦,他認錯、懺悔了,還是出不了,阿彌陀佛救不了他。這什麼原因?殺生太多,跟眾生結的這個冤仇太深,佛接引你,他們不讓你去,障礙你,問你討命的不放你,問你討債的不放你,這是個麻煩事情。佛真想度你,沒有辦法,你有這麼多人扯著你、障礙著你。所以我們要記住,





 我們每個人都有冤親債主,這一生縱然是個好人,沒有傷害過別人,宿世前生有沒有傷害這自己不曉得,肯定有。過去生生世世無量劫來,跟這些眾生結多少怨,肯定有。今天在這個世間障礙我們的人,都是過去生中有過怨結的,要不然他怎麼不障礙別人,他障礙我。所以我們遇到有障礙我們的人,毀謗、陷害,我們今天明白了,我們歡喜接受,對他一點怨恨都沒有,這個就解開了。我們將自己修學的功德天天迴向給他,一絲毫怨恨沒有,我們將來往生才沒有障礙。





 中國古人教人,「行有不得,反求諸己」,這句話意思就是說,所有過失不在別人在自己,一切過錯自己承當,一切好的事情推給別人,我們這樣做人在這個世間一帆風順。不跟人結怨、不跟人結仇,人愈在一起愈歡喜,時間愈久,感情愈深,不會出事情。這是聖賢、佛菩薩教我們做人的原則。





學會愛人,為什麼要愛人?它有個道理在,這個道理就是一切法從心想生,心是一個,真性、真如、自性是一個,一切萬法都是這個自性變現出來的,離開自性無有一法可得。所以大乘肯定一切眾生跟我是一體,不是一家人,一體,你說多親切,怎麼能不照顧!不懂得這個道理之前,是迷不知道,現在明白了,愈學愈能體會得這個道理的真相。愈能體會得,你對於一切眾生就有真誠的愛心,這個愛心是從自性裡頭生出來的。真誠的愛心,就是父子親愛那個親,它不是虛妄的。念念確確實實他都想著眾生,他沒有想著自己,眾生跟自己是一體,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眾生在受苦就是自己在受苦,眾生得樂就是自己得樂。在這個境界裡頭,修學過程當中,確實沒有自己,只有眾生,把自己這個身也看作眾生之一個,所以你才會產生智慧,你才能觀察入微。





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 (第四九二集)  2012/8/27  淨空法師主講





2013年6月19日 星期三

淨空法師:粗茶淡飯,心地清淨,這就是健康長壽的祕訣








最近這個十年,我是從二00三年開始,今年二0一二年,正好十年,我參加許多次國際和平會議,我從第三次就開始做主題講演。與會的這些專家學者,可以說是各國的精英,聚會在一堂,研究如何化解衝突,把世界帶向安定和諧。這是共同的目標,好事,所以我代表澳洲大學參加這個會議。可是遇到的問題,頭一個問題,別人不問我別的,問我怎麼樣養生。他看我年歲很大了,身體很健康,都問這個,他不問別的。由此可知,相好很能吸引人。我參加聯合國的活動那一年是七十五歲,七十五、六歲的時候,今年八十六歲,他們看不出我是七十五歲的人,這相好有關係。





 問我飲食起居,我說我生活很簡單,沒有任何補品,沒有用過任何化妝品。我一年用肥皂,大概兩塊、三塊就夠了,一年,很少用。什麼東西都很少,連牙膏都很少,牙膏大概一年也只兩瓶就夠了,一點都不浪費。什麼補品我都不需要用,人家送我補品,我都轉送給別人。我也不喝茶,所以人家送我很多名貴茶,我都不懂,不識貨。茶、酒都不認識,好壞都不知道。我只喝水,喝白開水。粗茶淡飯,六十一年素食,心地清淨,這就是健康長壽的祕訣。





 沒有憂慮、沒有煩惱,於人無爭,於世無求,你得到的就是健康快樂。中國古人說得好,說「憂能使人老」,一個人憂慮很多、欲望很多,什麼時候能滿足他的欲望?這種人很容易衰老,也很容易感染疾病。





 


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 (第四九一集)  2012/8/26





 


2013年6月18日 星期二

淨空法師:不去想賺錢,為大眾服務,錢會賺得更多




 




無論是世法、是佛法,你要想有成就,都應當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。沒有貪心,只有一個念頭,為社會大眾服務。無論從事哪個行業,我是抱著為大家服務的心。做生意,貨真價實,絕不欺騙人,薄利多銷,目的不是在賺錢,目的是為大眾服務。不賺錢,錢會賺得更多,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




 




大乘經教上告訴我們,三種布施得三種果報,財布施得財富,法布施得聰明智慧,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。每天修三種布施,財富、聰明智慧、健康長壽是年年增長,自然來了,不是求得的,自然來了。為什麼?修因,因一定感果,這是必然的道理,哪有修因沒有果報,哪有這種道理!修因一定感果。所以,只顧修因,不要去問果報。果報來了,財來得多了多布施,愈多就愈多布施,不要去留。愈施愈多,愈多愈施,要懂得這個道理。




 




中國古人范蠡,幫助越王勾踐,復國之後,那真不容易,復興,他就不做官了,帶著西施,西施是他的夫人,去做生意。從小買賣做起,做了幾年發大財了,把家財統統散給貧窮的人,救濟貧苦。自己從小生意再做起,做三年又發了,三聚三散。所以中國古時候人供財神供范蠡,供范蠡非常有道理,他是商人最好的榜樣。所以,財源是布施來的,不是你賺得來的,你命裡沒有,你怎麼賺都賺不到;命裡有的,不賺錢,財就找你,為什麼?命裡有。




 




命裡怎麼有的?過去生中喜歡財布施。我們這邊同學應該都知道,前幾年有個老先生,我講經的時候他來過,陳朗。他是個算命看風水的,跟李嘉誠很熟。他告訴我,早年前,李嘉誠三十歲到香港來做生意,他們碰到了。李嘉誠小我兩歲,三十歲的時候,也是幾十年了。遇到的時候他給他算命,問他,你做生意,希望將來擁有多少錢你就滿意了?他告訴陳朗,我能夠有三千萬我就滿意了。陳朗告訴他,你的財庫是漫出來的。這不得了!人家財庫是平平的,你是漫出來的,無論做什麼生意你都賺錢,你將來是香港首富。所以陳朗就變成李嘉誠的顧問,李嘉誠什麼事情都向他請教。我跟李嘉誠認識是他介紹的,我們也只見了一次面,以後陳老過世了。這個老人是很好,是個好人。




 




所以,命裡注定的,要懂這個道理,命裡有時終須有,命裡無時莫強求,強求不到的。強求到來的都是命裡有的,你說你冤不冤枉?不正當手段所得來的全是命裡有的,但是打折扣了。譬如說命裡有一百個億,命裡有的,因為用不正當的手段,打了對折,你得到的是五十億。自己就覺得很了不起,我有這麼多,其實你已經虧掉一半,你自己不知道。你要用正當的手段,你得到的跟你現在加一倍。如果你肯布施,那你的財富就不得了!世間人懂得這個道理的人不多。真正明白這個道理,他一生心安理得,那真正是有福報,沒有憂慮、沒有牽掛,現在人講沒有壓力。三種布施都去做,三種福報你年年上升。




 




今天富貴的人、有錢的人,做不做好事?做很多好事,但是真正的好事、第一等的好事他沒做。為什麼?他不知道。這說來說去還是沒有福報,真正大福報他沒修。第一等的福報是為世人培養真正的人才,培養聖賢人,沒人幹這個事情。辦學的有,辦小學、中學、辦大學有,但是普通的學校,沒有聽說辦聖賢學校的。唯有聖賢能救世,唯有佛菩薩能救世。有錢的人建廟很多,認為那有很大功德。廟裡人不是真正的佛菩薩,沒功德,那哪來的功德?要有真修行人,真正大師級的人才出來,他才有大福報。




 




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 (第四八一集)  2012/8/20 淨空法師主講





2013年6月17日 星期一

浄空法師:不要去想自己


 


中國古人常說,量大福大,量不能不大,不大沒有福報,也沒智慧;心量大,福報大、智慧大。為什麼?是你的自性,自性大而無外,小而無內,叫真大。所以總得要快一些、早一些迴小向大,念念起心動念都想著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。這是訓練讓我們心量放大,決定不要去想自己。





 





起心動念想自己,很難往生,為什麼?自私自利的人,佛不會接引他到極樂世界。你要問為什麼?自私自利的人有嫉妒心、有競爭的心,他會把極樂世界的秩序破壞了,這是不好的影響。就好比帶著有嚴重的病毒,你要移民到那裡去,人家把關很嚴,不讓你進去,就這個道理。到極樂世界一定身心健康,萬緣放下,身心就健康;萬緣放下,心量自然是大的,不是小心量,為什麼?他回歸法性了。捨偽存真,十法界是假的,一真法界是真的,一真法界就是實報莊嚴土,到那個地方所證得的是報身。《觀無量壽經》上說阿彌陀佛的報身無比的莊嚴高大,那是自性變現出來的,性德之所成就,他不是修來的。





 





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 (第四八八集)  2012/8/24 淨空法師主講





2013年6月16日 星期日

淨空法師:打不還手,罵不還口,這是懦弱嗎?




 




 




聯合國調停這個世界的爭端,幾十年沒有辦法調得好,原因是什麼?都是認為對方不跟我和,從來沒有想到是我要跟對方和,和平才能實現。對方不跟我和,我跟他和,和平就能實現了。他不跟我和,我也不跟他和,這就對立了,永遠不可能有和平實現。




 




中國古聖先賢說,「行有不得,反求諸己」,都沒有做反求諸己的功夫。我們想和諧,有沒有反省我有沒有跟他和的這個心願?先有心願,然後有方法。打我不還手,罵我不還口,和平就降臨了。這個裡頭真正的道理世間人看不懂,佛菩薩懂,佛菩薩有能力看三世因果。所以有人說佛不能學,佛太軟弱了,學了佛人都會吃虧了,這能學嗎?打我、殺我都不還手,隨他打、隨他殺,哪有這種事情?這不太懦弱了嗎?如果看到三世因果,你就明白了,他這個心慈悲。受別人毀謗的,受別人羞辱的,受別人陷害的,受別人障難的,菩薩知道那是消業障。




 




你被人殺了,業障全消了,來生怎麼樣?來生你的福報更大,智慧更大。到哪裡來?可能就到那個富貴人家去投胎,他經營一生,到最後全部給你。這是看到因果的人明瞭,沒有奪去,他最後全部給你。他經營得更好,到最後他死了,他死了墮三途,為什麼?他造的罪業重。你死了之後,做他的兒子、孫子,他家那個產業全部給你了。有沒有搶去?沒有。這個深的事實真相一般人看不懂,一般人要抵抗、要對打,對打兩面都造罪業。所以你真正了解,佛菩薩高明。也就是說,這個財命裡頭是你的,別人搶不去,你放心。你被他殺了,他還沒有搶去。除非你自己捨了,你自己要沒有捨,它就是你的。




 




我以前也常常講個故事,真的,不是假的。我在台北講《楞嚴經》,每天來聽經的鄔餘慶老居士,他是個小企業家。在那個年代,腳踏車很風行,每個人出門都是騎腳踏車,他就是製造腳踏車的。每天來聽經,他們家富有,提了個錄音機來。那個錄音機是圓盤的,圓盤膠帶的,很重。每天提來把我講《楞嚴經》錄下去,所以我有一套完整的錄音帶,他收藏的。這個人也往生了,幾十年前的事情。他告訴我,他年輕時候在上海做生意,一個朋友,也是生意人,是個小輪船公司的老闆。他怎麼起家的?原來在一個德國人開的小輪船公司,船只有一艘,這個公司不大,只有一條船,渡輪,就好像香港到九龍這個渡輪,經營這個。這是他的伙計,非常老實、非常厚道,很可靠。戰爭爆發,他回國去了,就把這個公司委託給他,以後再也沒有回來,這個公司就變成他的了。他經營得不錯,以後又買了幾條輪船,所以這個公司慢慢就擴大了。




 




好像是在他五十歲還是六十歲的生日,他那時候有個小孩,十一、二歲,念小學。這個小孩非常頑皮,就一個小孩,嬌生慣養。做生日這天,他突然看到他兒子那個面孔是他的老闆。他是個學佛的,心裡馬上就明白了,老闆投胎做他的兒子,財產還是歸他。所以他立刻就向大家宣布,他所有的產業歸他兒子名下。這人很聰明,他知道老闆投胎到他家裡,做他兒子。鄔餘慶老居士告訴我這個事情,他說這是他親眼看到的。好好的來教這個兒子,培養這個兒子。因果通三世,他沒有贈送給你,你代他管理,最後還是要歸他。他很聰明,馬上就還給他。才曉得這個兒子叛逆、不聽話,家裡有錢,浪費。這樣轉過來,才把小孩的態度教好了,不對立了,原來是對立的。這他心裡很清楚。




 




所以,世間一切理、事,只有佛看得透徹、看得清楚,冤冤相報的事情決定不能做。欠命的要還命,帳就了了,欠債的要還錢,這樣天下就太平,大家能和睦相處。富貴的要常常救濟貧窮的,讓大家的生活都能過得去。富貴減一分享受,貧窮就能得到溫暖,他就能感恩,冤結才能永遠化解,這個好事情。眼前好像是吃虧,這是一般人沒看到,你要看到三世因果,你才知道他這種處置方法是決定正確的。所以學佛學什麼?學智慧。智慧處理問題,這才是真正的福德,不會把問題搞錯,不會把問題搞僵,真正能和順義理,最後達到的效果是歡樂慈孝。人與人之間,報恩、報怨、討債、還債,就是搞這些把戲,事實真相只有佛菩薩看穿了。所以,佛菩薩教導我們句句是真實話,讓我們了解事實真相,把所有冤結全部化解。




 




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 (第四八七集)  2012/8/24  淨空法師主講





2013年6月15日 星期六

淨空法師: 為什麼傳統的教育只教背誦,而不講解?


 


我很多年前都在想,怎樣去幫助小朋友把這個學習的方法糾正過來,也就是中國傳統的教學法,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。學習的時候一門,沒有第二個課本,教學的時候,只教小朋友讀書、背誦,沒有講解。


 


所以有許多人,不明理的人反對,這種填鴨式的教育錯誤,西方的好,要適合小朋友的程度。小朋友無知,教他念小狗叫,小貓跳,這個小朋友歡喜,念古聖先賢東西他不懂。


 


殊不知中國古時候教學方法,目的不是叫他記,把這個東西死記下來,不是的,記是附帶的。教他念這些東西是什麼?收心,就是大勢至菩薩所說的「都攝六根」,不是別的。小朋友也會胡思亂想,如何叫他不胡思亂想?教他念書、教他背書。所以,他把那些書背熟了,記住了,那是副作用,不是第一個。


 


第一個就是保持他的清淨心,換句話說,保持他的天真,那是修定,古人用心良苦。但是古人都知道,只是現在人不知道,現在人說古人這個方法用錯了。


 


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 (第四八五集)  2012/8/23  淨空法師主講


2013年6月14日 星期五

淨空法師:念這一句佛號福慧雙修


 


淨宗,煩惱不消,自己沒有了,業障不消,自己也沒有了,煩惱自然斷了,業障自然消了。什麼原因?佛號。因為他一向專念,聲聲佛號,一聲佛號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,他念了一生,念了一輩子,無量劫來的業障、煩惱、習氣不消自然沒有了,道理在此地。所以這個法門,古來祖師大德說「暗合道妙」,表面上沒有看斷煩惱、消業障,實際上這一句佛號全把它掃乾淨了。佛號是萬德洪名,它究竟多大的功德沒有人知道,真正不可思議。我們要想修福修慧,怎麼修?念這一句佛號福慧雙修。


 


我念了幾年了,為什麼福慧不能現前?你不會念,你自己想想,你是不是雜心去念?念的時候有妄想、有雜念摻雜在其中,把你念佛的功德破壞了。《無量壽經》教給我們念佛,一向專念,一我們沒有,專我們沒有,那功夫不得力。大勢至菩薩教導我們「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」,我們沒有攝六根,我們不是淨念。淨念是什麼?是不懷疑、不夾雜。我們有懷疑、有夾雜,我們念頭並不相繼,常常斷掉。不是佛號不靈,不是方法沒說出來,佛菩薩都講清楚了,我們自己粗心大意,把如此殊勝的法門疏忽了。不是把經教搞清楚、搞明白,我們的疑斷不掉,斷疑才能夠生信。這個信心幫助我們成就,這種信心念佛,會念到法喜充滿,常生歡喜心,你就得受用了,確實福慧增長,沒有學過的東西一看就會。


 


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 (第四八五集)  2012/8/23 

2013年6月13日 星期四

.淨空法師:友善人際關係的方法 .



 


人與人之交往,第一個要建立感情,感情在哪裡建立?在財施跟法施。我們早年,一九九八年,我住在新加坡,新加坡有九個宗教,我跟李木源說,你跟這些宗教有沒有往來?他說有。我說我很想去看看他們,去拜訪拜訪。好,他給我聯繫。我們去拜訪,參觀人家的道場,參觀他們辦的慈善事業。很多宗教都辦的有老人院、孤兒院,還有辦的有學校、醫院,我們都應當資助一點、幫助一點。所以我是每個宗教,那個時候是新加坡錢十萬塊錢,送一個紅包,資助他們的慈善事業。歡喜!我們佛教裡頭有一些像《認識佛教》這些東西,他們想了解佛教,這些資料是我們帶來贈送給他。這是什麼?這是法布施。有財布施、有法布施,這感情就交了。一年當中把九個宗教團結成一家人,像兄弟姐妹一樣。我們常常在一起聚會,每個月差不多都有兩次到三次的聚會,很密。我們辦活動,他們來參加我們的活動,他辦活動,我們去參加他的活動,不亦樂乎。把九個宗教真的團結起來了。


 


當時有位部長曾士生,我們也見過很多次面,也挺熟的,他就問我,你用什麼方法能把這九個不同的宗教團結起來?我說這個方法是佛教的。他很驚訝,佛教的什麼方法?叫四攝法,我把四攝法講給他聽。真高明!


 


四攝法就是化解爭論的。用在一家你這一家和睦,家和萬事興。它就是團結人的,告訴你人跟人如何往來。常常關心別人,常常要有愛人的心,愛護他們、關心他們、幫助他們,他們有需要的時候幫助他們。互相拜訪、互相了解,了解非常重要。更進一步的我們要學習他的經典,跟他往來就不外行了。我在新加坡,在他們的學校,天主教辦的學校裡面講過《玫瑰經》。我記得還講過一次《古蘭經》。《玫瑰經》那套光碟流通很廣,大家都很喜歡聽。所以四攝法作用可大了!湯池小鎮能在短時間有那麼好的成就,四攝法。


 


你看第一個布施,無條件的布施,結緣。


 


第二個是「愛語」,愛語是什麼?真正關心他。不是甜言蜜語,不是的,真正愛護他,真正幫助他。我們跟大家講孝道、講師道、講五倫、講五常、講八德,講中國過去的歷史,幾千年長治久安,老祖宗是怎麼教我們的。沒人跟他講,他一生沒聽過。我們講了,我們自己都要做到,五倫我們做到、五常做到、八德做到,他相信了。真誠心愛護對方,把他看作一家人,不要看作敵對,看作敵對就錯了。同是人皆須愛,一家人,同是地球人。現在交通便捷,資訊發達,地球上哪個地方出一點事,幾乎一、二個小時全世界都知道。地球確實是一個村,地球村,我們同是這個地球村的人,要互相關懷、要互相照顧、要互助合作。不能說那裡有災難我們可以不管,不可以的,一定要關心,一定要幫助到。這是愛語。


 


「利行」,我們所作所為對社會帶來利益,對他們也帶來利益。一定用平等心,不能說我們的教是正,你那個教是邪教,不可以,那就造成敵對、就造成麻煩,大家統統平等。我們提倡,宗教裡講神,我們是提倡的宇宙之間只有一個真神,那真神是誰?就是每個宗教的造物主,是一個。一個為什麼分這麼多教?因為古時候交通不方便,沒有資訊,所以這個真神要分很多身,在各個不同的地區。因為那個時候人不相往來,生活方式不相同,文化不一樣,這個神恆順眾生,建立教化。你要不相信,我們把經典打開,宗教經典沒有教人做壞事的,沒有教人不孝父母、不敬師長的,沒有,這統統都一樣的。像五戒十善,每個宗教都講,可見得神真的是一個神。這樣說法大家都能接受,想想是沒錯。今天資訊發達,交通方便,我們很多這些神的弟子我們要會合,我們要承認我們是一家人,我們沒有內外,這樣就團結起來了。我那時候心裡還想著總可能遇到要辯論的,結果這十幾年來,一次這種辯論的機會都沒有,這一談大家都能接受。


 


我們所作所為都被大家認同,於是我就想更進一步,我們組團去旅遊。這是什麼?機會教育。組團旅遊十幾天,從早到晚都在一起。平常這些宗教領袖地位都很高,很不容易看到他們,縱然聚會也不過見一次面,一、二個小時就頂多了。旅遊,觀光旅遊那就不一樣了。所以我陪同這些宗教團,組成宗教團到中國訪問,中國國家宗教局接待,國家宗教局還派兩位官員陪同我們遊覽長江三峽。從早到晚天天都在一起,什麼都談,真正變成朋友。這第一次訪問,陪同新加坡的九個宗教。我好像記得我有四次。第二次是陪同印尼瓦希德前總統訪問中國,是印尼的宗教團。馬來西亞宗教團,我陪他們兩次旅遊,一次是旅遊非洲埃及,然後走梵蒂岡回來,那時候的教宗是保祿二世,第二年他過世了。第三次是陪馬來西亞宗教團訪問中國新疆。最後一次是二00六年,我們在巴黎活動,我把這些宗教團統統邀請到在聯合國聚會。真歡喜!所以旅遊是最好的方法,真正聯絡感情,有足夠的時間來研討教義。遇到問題了,佛教怎麼解決,伊斯蘭教怎麼解決,基督教怎麼解決,我們都可以在一起討論,沒有衝突。


 


今天要想社會安定和平,不靠宗教沒有任何辦法。宗教行,為什麼行?我們提倡一個真神,這就行。宗教裡面出問題,那是少數極端分子別有用心,這種手段,經典裡頭找不到依據。伊斯蘭的聖戰是沒錯,那是因為穆罕默德在世的時候,四周的環境都是敵人,想把他們消滅,不能不抵抗。所以聖戰是抵抗,不是侵略戰爭,是保衛戰爭、自衛的戰爭。敵人只要放下武器,要把他看作兄弟一樣對待,這《古蘭經》上有的。我們跟日本人八年戰爭,抗戰,那是聖戰,我們沒有侵略日本,我們抵抗他的侵略。發動侵略戰爭,《古蘭經》上沒有的。所以宗教可以團結,宗教團結能幫助社會安定。


 


最後一條「同事」。同事,他做什麼我們隨喜,這一條我們也要把它做到。天主教到非洲去救難,非洲發生瘟疫,天主教有一些醫生、護士到非洲去,教廷派去的。這些神父、修女來找我,希望我幫助他,我們送了五萬塊錢新加坡幣,給他做醫藥費。第二天又告訴我,那邊交通非常不方便,希望我幫助他買一輛救護車。沒有問題,我送他一部車。他們做的就跟我們做的一樣,我們沒有這個緣,沒有醫護人員,他們有,這些醫藥、救護車我們可以辦得到,這我們同事,同做這樁事情。


 


伊斯蘭教他們辦了個學校,職業學校,辦得很好,分很多班,我去參觀過。這個學校是租來的,場地是租的,業主他不租了,他要賣。回家來找我,需要多少錢?要七十五萬。這個數字就大了,我們通常幫助的金額是十萬塊錢,不超過十萬塊錢我們馬上就會給他。這麼大的金額,我跟 李木源 居士商量, 李木源 居士有經驗,他說我們舉行一個義賣,舉行一個活動。通知治安單位,劃成一個區域,我們步行,帶著隊拿著小旗子步行,走 七公里 ,走很遠。我帶頭,還有一個他們的部長,馬來人,是外交部的第一副部長,我們兩個人帶頭。那天有好幾百人,有二、三百人參加,走 七公里 ,走到義賣的那個場所。我們佛教徒在那裡擺了很多個攤位,好像回教有三個攤位。這一天義賣下來,出乎意料之外,賣了一百多萬,全送給學校,問題馬上就解決了,這個校舍就給它買來了。


 


四攝法管用,非常管用!我們懂得四攝法,這個團體決定是六和敬,四攝是六和的基礎。我們不懂得用四攝法,四攝法常常講,都是講完就算了,沒有真把它用上。真用上,就是關懷別人,常常送一點小禮物,不在乎錢多少,一、二塊錢的小禮物表達情意。所以說禮輕仁義重,表達這個,真正對別人關懷。我們這個團體裡頭,上上下下互相關懷,我關懷團體裡頭每一個人。我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決定對團體有利益的,對團體沒有利益的不可以做,沒有利益的不能想。我們生活在這個團體,這就是我們同事,這個團體是我們的事業。所以,四攝是六和敬的基礎,不修四攝法沒有六和敬,六和敬一定從四攝法做起。


 


我們每天讀的這些書、看的這些東西都是好的,要把這些心得在空閒的時候跟大家分享,二個三個、十個八個都可以。茶餘飯後可以分享,可以彼此互相鼓勵,一起來做斷惡修善。這樣互相能夠生起真誠的愛心,在這個地方一同成就道業,利益眾生,把這個小團體做出個好樣子,讓這個地方受益。我們住在這個地方,這些鄰居來看,看到你們這麼好,都會向你們學習。認真努力去做,三年,自然這住的地區都同化了,在佛家講都度化了。三年住在這個地方不能感化人,你白住了。鄰居都要照顧,見面一定要打招呼,不能說見面不打招呼的。我們這個供養,各處來的供養很多的時候吃不完,用小包分起來,鄰居每一戶送一點點,東西不多,我們的情義到了。要做!我們住六和園是去年中秋節,八月十五,農曆中秋節我搬到那邊去的。那個村八十多戶人家,我們每一戶都送一點禮物。現在那個地方那個小地區,人跟人見面都打招呼,從前沒有。我們旁邊一個鄰居,是外國人,他說以前沒有,現在大家都很有禮貌。而且這個道路都很乾淨,以前很亂。我們住在這個地方,風氣就改了。一個村改善了,就影響鄰近的村,影響愈來愈大。這叫攝受眾生,這叫教化眾生。


 


現在一般人對佛教是什麼還不知道,以為佛都是為死人服務的,他們都有點忌諱。完全錯了,我們要把這個觀念給他搞清楚、搞明白。他們來問佛是什麼?佛是智慧,佛是福報。一個人智慧圓滿、福報圓滿,他就叫做佛;你的智慧圓滿、福報圓滿了,你就是佛。佛是印度話,中國人叫聖人,但是聖人裡頭沒有智慧、福德圓滿的意思,佛有這個意思。慢慢接觸,慢慢講給他聽,他就都明白了。學佛的人愈多,社會愈安定,社會祥和,衝突就沒有了,災難就沒有了,好處太多!四攝法要學,學了要會用,活學活用,用在我們自己團體,用在我們鄰里,這些鄰居。不要分別,我們是一個村的人,我們是一個鄉的人,要愛護我們居住的地方。希望這個地方都是有緣人,都有智慧、都有道德,這個地區是個和睦、和諧的地區。真正我們做好了,可以給世人做榜樣,讓大家都來學習,我們住在這裡沒有白住,經上教給我們,我們統統都能做到。


 


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 (第四八一集)  2012/8/20  淨空法師主講


 


2013年6月12日 星期三

淨空法師:要禁得起考驗!




 




 




忍辱重要,什麼都要能忍。我們受一點冤枉,別人毀謗、侮辱、障礙、陷害,跟歌利王割截身體,那差很遠。釋迦牟尼佛都能夠忍歌利王,我們遇到這一點小事,怎麼不能忍?那不能忍,你到底學的是什麼?你修的是什麼?你就完全錯了,要禁得起考驗。




 




我們每天從早到晚遇到一切人事物,全都是在考驗我們,六根接觸這個境界,起不起貪心?如果起貪心,你錯了,你功夫沒有了。逆境裡面,遇到人毀謗你,指著鼻子罵你,你怎麼樣?你馬上無明火就發出去了,這也就完了。一天到晚,從早到晚,在境界當中修清淨心,順境沒有貪戀,逆境沒有瞋恚,念念心中只生智慧,不生煩惱,這就對了,這就真修行。如果還有煩惱習氣,我們就錯了,要認真去懺悔,改過自新。換句話說,在你面前表演的這些人,全是菩薩、全是善知識,要感恩、要恭敬,這是真的,一點都不假。




 




我們細讀《六祖壇經》,你才發現六祖是真修行人,真的,順境裡頭不起貪戀,不起心、不動念。逆境裡頭,他的逆境多,他沒有背景,窮人家裡出身,父親早死,母子相依為命,苦不堪言。自己沒有念過書,不認識字,砍柴、賣柴為生,樵夫。現在這個行業沒有了,抗戰時候還有,有賣柴的、有賣水的。抗戰時候,城裡面沒有自來水,水一定要靠人挑。有人專門做這個行業,每一天在外面河邊上挑水,挑到城裡來賣,這些人生活非常苦、非常可憐。所以惠能大師貧賤出身,雖然二十四歲,五祖把衣缽傳給他,沒有人服氣,都說五祖糊塗,怎麼會把衣缽傳給他?大家去找他,要把衣缽奪回來,甚至於想把他害死。




 




他在獵人隊裡頭躲藏了十五年,十五年之後,這個事情被大家淡忘了,也不知道他到哪裡去了,是死是活沒有人知道。十五年之後,他看到這些障礙沒有了,他才出來,被印宗法師發現。印宗是個了不起的人,沒有嫉妒心,聽說他是第六代祖,對他非常禮敬,請他把衣缽拿出來給大家看看。惠能把衣缽展開。印宗很慈悲,給他剃度。所以六祖出家,剃度師是印宗。印宗給他剃度之後,回過頭來拜他為師,所以印宗是六祖惠能的法子。他們兩個是這個關係,互為師徒。印宗在南方是很有名望的大法師,這轉過頭來拜他為師,水漲船高,六祖的身分地位立刻就提升了,印宗的功德不可思議。六祖一生度了四十三個人,都開悟了,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,印宗是其中之一,無盡藏比丘尼也是其中之一。我們如果不知道這些戒律儀規,最低限度的,《沙彌律儀》、十戒、二十四門威儀要做到。二十四門威儀,就像儒家的《弟子規》一樣,日常生活當中必須遵守的規則。六波羅蜜裡頭的戒,持戒,內容包括這些東西。




 




「忍辱者,忍度」。布施、持戒是修德,行善積德,如果沒有忍辱,功德全都破壞掉了,有福德,沒有功德。能忍辱,福德就變成功德;不能忍辱,功德就變成福德。梁武帝遇到達摩祖師,梁武帝是歷史上著名的大護法,以國王的身分,在他境內造的寺院四百八十所,護持出家人十幾萬人,所以他很自豪。達摩到中國來,兩個人見面,他就非常誇耀,問達摩祖師,我做的這些事情,功德大不大?達摩祖師告訴他,並無功德。他就很生氣,立刻下令送客。送客就請他出去,問都不問就送客了。這是什麼?一句話衝動。梁武帝後來後悔,但是面子下不去,不好意思再請他。這是什麼?梁武帝所修的是福德,沒有功德。如果梁武帝能夠謙虛、能夠恭敬、能夠忍辱,他修的是功德。這不能忍,不能忍就不能精進。忍辱是精進的前方便,也是禪定的前方便,不能忍,怎麼能得定?




 




所以《金剛經》上講六波羅蜜,對於布施跟忍辱講得最多。布施是修功德,忍辱是保持功德,不讓功德變成福德,功德變成福德,就變質了。




 




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 (第四八二集)  2012/8/21 淨空法師主講





2013年6月11日 星期二

淨空法師:生平等心,成喜悅相



你有愛心,你有慈悲心,表現出來的,自然面孔上帶著歡喜,笑面迎人。中國接受的是大乘佛法,大乘佛法對這個非常重視。「言色當和」誰代表?彌勒菩薩代表,就是布袋和尚代表。中國人把布袋和尚的像供在山門門口,你一入道場第一個你就看到彌勒菩薩,彌勒菩薩旁邊四大天王。那就是一堂課,入佛門第一堂課,第一堂課要學彌勒菩薩,笑面迎人。


 


 


彌勒菩薩肚皮很大,能包容、能忍辱。真有其人,真有其事。他走的時候,好像是自己宣布的,告訴大家他是彌勒菩薩再來的,說完就走了,真走了,這就不是假的。如果說了不走,那是假的,那不是真的。說了就走了。


 


所以,中國彌勒菩薩的造像統統造布袋和尚像,布袋和尚在門口,象徵一個人應該要像他,「生平等心,成喜悅相」,這是古人讚歎彌勒菩薩的兩句話。彌勒菩薩待人是平等的,沒有分別、沒有親疏,完全平等,永遠是笑面迎人,歡喜,布施歡喜。這就是此地講的「言色當和」。


 


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 (第四八一集)  2012/8/20 淨空法師主講


2013年6月10日 星期一

淨空法師:怎樣把雜亂心恢復清淨平等?




 


 




蕅益大師,說的這兩句話,「佛號投於亂心,亂心不得不佛」。我現在心很亂,妄念很多,沒辦法,怎樣恢復清淨平等?就用念佛的方法。




 




有人說,我不念好像沒事,愈念愈亂。這你不要害怕,為什麼愈念愈亂?念,發現你的念頭雜念多,發現了,妄想多,不念,你沒發現,不是念就有、不念就沒有,念才發現。發現不要害怕,繼續念下去,時間念久了,這個雜念、妄念自然就少了,這就是你念佛的功夫慢慢就成就了。你要害怕,不敢念了,錯了,那你就真錯了,一錯到底。




 




雜念、妄念是搞什麼?是搞六道輪迴的。一句佛號的念頭是往生極樂世界的。現在擺在你面前,由你自己選擇,果然能二六時中念念都是阿彌陀佛,你到極樂世界去了;如果二六時中還是有這麼多的雜念、還是有這麼多妄想,你就要知道,你決定在六道輪迴,你出不去。現在問題都在面前,都由自己選擇,我自己是選擇繼續搞輪迴,還是選擇趕快到極樂世界。




 




真正到極樂世界,什麼都不要想,我們的整個身心付託給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替我做主。我什麼時候該去,佛在我面前一現身,我就知道,我的時間到了,該走了,在這個世間沒有絲毫留戀,說走就走了。有一絲毫留戀,佛不來接引你。為什麼?你還有牽掛、你還有累贅,有這些東西,這叫業力,佛沒有辦法帶你走。




 




經教裡頭佛說得很清楚,心、佛、眾生,三無差別,這是講力量相等的。我們的心要跟佛結合,就出去了,我們要跟眾生結合就去不了。心、佛、眾生,你跟哪個結合?一定要跟佛,不能跟其他的。




 




所以身心世界統統放下,真正知道整個宇宙是假的不是真的。《金剛經》說得非常好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、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,這些沒有別的,都是勸我們放下。這一切放下了,這一句佛號就定了,功夫就得力了,這決定得生。




 




 




蕅益大師這個話說得好,佛號投於亂心,亂心不得不佛。「心既是佛,六根自然悉皆是佛」。所以我們要相信,淨宗的理論就是《觀經》上講的八個字,「是心是佛」,這是你本來是佛,現在念佛,「是心作佛」。我本來是佛,現在我要作佛,哪有不成功的道理!這給我們帶來圓滿的自信心。




 




「故云耳目口鼻,皆當自端。自端者,一聲佛號,六根自然端正」。別想怎麼個端正法,一句佛號自然端正了。「自然身心淨潔,與善相應。善者,是心是佛」,這是真善、本善。念佛的心與本善相應,這真善。斷一切惡,修一切善,全在這一句佛號,裡頭沒有夾雜、沒有妄念、沒有懷疑,圓滿的相應。




 




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 (第四八0集)  2012/8/20 淨空法師主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