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1年6月30日 星期四

淨空法師:好事壞事皆不放心上


 


如來的口業,身口意三業我們都要學習,他在給我們做示範。這樣殊勝的果報從哪來的?清淨心來的,平等心來的,真誠、至善、慈悲心來的。


 


絕不嫌棄一個眾生,這是我們要記取的。為什麼?一切眾生跟自己同一個自性清淨圓明體,你怎麼可以輕視他?這個眾生造作極不善業,墮在地獄,墮在餓鬼,變成畜生,菩薩見到它們一定合掌恭敬稱它菩薩。我們凡夫不知道,這是應當學習的。


 


對待惡道眾生都這樣的尊重,那對待人天更不必說了。人中的惡人,菩薩都善待他、都尊重他、都恭敬他,他有一點點小的善行都讚歎他,造極重的惡業不說,不放在心上;換句話說,絕不損害自己的清淨心。如果把別人的不善放在自己的心上,自己的清淨心就損壞了。


 


做再多的好事也不放在心上,放在心上心就被染污了。我們要常常記住六祖惠能《壇經》上一句話,「本來無一物」,做再多的好事,本來無一物,你的心永遠是清淨平等覺,那就對了。


 


你是佛心,你是菩薩心腸,菩薩心腸就是本來無一物,做再多的好事被人破壞也無動於心,沒事,好事對眾生有利益,被他破壞了,那眾生沒福,沒事,絕對不能叫自己心動搖。好事清淨平等,壞事也是清淨平等。其實好壞都沒有,這樣就與性德相應,性德是三輪體空。


 


以清淨平等覺行六度,修六和,學普賢十願、彌陀四十八願,樂此不疲。修學的時候心要清淨,決定不能有染污。凡夫修最大的問題就是他有染著,做了一點好事念念不忘,別人對不起他的事情怨恨在心,這都是錯誤的。所以自己修學永遠不能成就,清淨心不能現前。為什麼?他沒放下。萬緣放得下,清淨心自然就現前。


 


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329集







 


2011年6月29日 星期三

淨空法師:學習的不二法門


 


沒有恭敬就學不到東西,你所學習的成果與恭敬心絕對是成正比例。生到極樂世界具足恭敬瞻仰,那我們現在還沒到極樂世界去,嚮往西方極樂世界、心裡想去,沒有恭敬瞻仰怎麼行?


 


不是阿彌陀佛不歡迎你,阿彌陀佛歡迎,希望你早一天來,早一天成佛,而是我們恭敬心生不起來。這是什麼原因?


 


我們這個世間人所謂劣根性太嚴重,表現在外面粗心大意。表現在哪裡?對父母、對尊長不知道恭敬,所以對老師、對佛就又次一等,沒有放在心上。於是不認識善知識,遇到善知識當面錯過,不知道向善知識求道、求學,不知道。善知識教學有緣參與他的道場,在道場聽他講經教學,沒聽進去。聽了很歡喜,出了講堂就忘掉,過個三天、五天,一點印象都沒有了,這怎麼能成就?


 


古人讀書講遍數,從小訓練,六、七歲上私塾,老師督促你遍數,教你讀。每個人程度不一樣,所以進度不相同,古時候的標準是課文展開你能夠念多少行。一般上根人,很聰明、記性很好的小孩,可以念五百字。標準是什麼?五百字這一篇課文,你念十遍就會背,以這個為標準,這是上根。中根的三百個字,下根一百個字。一百個字念十遍會背,下根;中根念三百個字,十遍會背。會背之後老師督促你背兩百遍,為什麼?不會忘記,到老都不會忘記。現在人不喜歡讀書,喜歡看電視、看光碟。也行,光碟如果能看上十遍,你能記住,上根;二十遍能記住,中根;三十遍能記住,下根。我給諸位同修說,我是下根,我得到一片好的光碟,我不會少過三十遍。為什麼?你才真的有印象,才能記住,記住之後才能夠在日常生活當中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依教奉行。對我在日常工作當中,它提供我反省,提供我改過自新,沒有三十遍印象不深刻。


 


最重要的還得常常溫習,我們才能真正得受用。所學的東西不能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,沒用。要真學,要真幹。


 


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329集


 





 


2011年6月28日 星期二

淨空法師:做不到淨業三福,修行都是假的!



 


真幹這邊認真的學,依照最高指導原則淨業三福。


 


淨業三福第一句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」,這兩句我把它落實在《弟子規》,《弟子規》做到了,孝親尊師就做到,根就有了。


 


「慈心不殺」是因果教育,不能殺生,殺生要償命,欠債要還錢。殺生是不仁,偷盜是不義,孔子主張「成仁」,孟子主張「取義」,中國傳統的文化就用這兩個字做代表,仁義,佛法沒有離開仁義。


 


末後「修十善業」,你看《十善業道》。


 


所以淨業三福第一句就是儒釋道三個根,你不能把儒釋道三個根落實,真正去做好,三福頭一個沒有,第一個沒有,第二、第三當然沒有,問題嚴重了。


 


淨業三福沒有,你修行,修行到最後就是慈雲灌頂法師所說的,他講念佛人一百種果報,第一個是阿鼻地獄,你是假的,你不是真的。真是從根本修,你把根丟掉了,再好看那是花瓶裡面插的花,沒根,你不會結果。你說這多重要!


 


我年歲大了,給諸位說,住世不會長久,我老早就想走了。你們不珍惜的話,以後沒人給你講了。真幹來得及,十年的時間,可以把極樂世界建立在此地,你們願不願意幹?


 


淨土大經解演義 330







 


 


2011年6月27日 星期一

淨空法師開示:智者大師五品真修



五品是天台家講的五品位,五品位是帶業往生,生凡聖同居土。當年,這唐朝初年智者大師圓寂的時候,他是修《觀無量壽佛經》,用的是十六觀,修這個法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。弟子們問他老人家的品位,他說「他是五品位往生。」非常謙虛,意思就說了,我們能夠五品位往生那就很不錯了。也有很多人說,智者大師是釋迦牟尼佛再來,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再來,這個傳說日本、韓國都相信,我到日本去問日本出家人,他們都說自古相傳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佛菩薩到世間跟我們做種種示現,給我們做榜樣,根性不相同,時代不相同,風氣不一樣,所以佛沒有定法可說。佛菩薩所說的自在圓融,契機、契理,這個非常重要。我們如果不懂這個道理,拿著佛法也會害人,佛說的,沒錯,佛是為誰說的?什麼時候說的?為什麼人說的?佛如果生在今天,佛會怎麼說?這個要懂。這要是不懂的話,你用佛法也會誤了很多眾生。


 


所以佛法一定要開智慧,開智慧一定要煩惱輕,我們煩惱斷不掉,要煩惱輕可以做得到,沒有很嚴重的。貪心才一動,第二個念頭是不應該,就收回來了,瞋恚發脾氣不好,脾氣上來,一想這個東西對身體傷害很重,是地獄的因,就算了,原諒別人也不傷害自己。所以煩惱一現前,馬上自己就覺知、覺察到,就能把佛在經上講的這些方法,能用得上,這就算不錯了。這個不動,最重要就是心不動,再說得淺顯一點、明白一點就情緒不動,在順境、善緣不動貪心,自己能控住;在逆境、惡緣,很不好的環境不生瞋恚。換句話說,無論在什麼時候、在什麼境界當中,都能保持自己的心情平和,這就叫安,就叫安忍。我們學這個經,經題上「清淨平等覺」,那就是我們修行的目標、修學的宗旨。如果心不平靜,我們就錯了,不平等就錯了。常常想到心地的清淨平等,與清淨平等相應,就是與道相應。


 


五品真修,不能中斷,這是每個人都能做得到的,第一個「隨喜」,也就是說,在日常生活當中,不要執著自己的成見,能夠隨順別人,最好是放棄自己的成見。但是隨順裡頭要有智慧,它是善的、好事隨順;它是惡事、不是好事,我們可以不隨順。他要是堅持,我們就離開,不參與就好了,也不必去批評他。中國古聖先賢,《論語》裡面說得好,「成事不說」,不管是好事、是壞事,特別是壞事他已經做成功了,不要再說了;「遂事不諫」,事情雖然還沒做成功,肯定他會做成功的,你就不必勸告;「既往不咎」,已經過去了,不要再放在心上,不必再追究,你看看寬宏大量。饒恕別人,不跟任何人結冤仇,要用德行去感化人,這是佛菩薩。決定不以自己的勢力、財富、聰明智慧,都不可以;用道德、用謙卑、用真誠去感化別人,懂得隨喜好!


 


第二個「讀誦」,讀誦不是廣學多聞,而是什麼?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。修淨土的,我們讀誦只限於淨土五經一論裡頭,只限於一種,不要多。或者事情繁忙,應酬很多,那我們早晨早一點起來,讀一部《無量壽經》;晚上可能應酬多,晚課的時候就讀一部《阿彌陀經》,《阿彌陀經》短,這樣也行。如果你退休,你不繁忙了,讀誦的時間愈長愈好,早晨讀兩部經,《無量壽經》,晚上讀一部,這個好。多讀經是什麼?對極樂世界熟悉這很重要,極樂世界熟悉了,對極樂世界就生起感情,就真想去。為什麼有些人提起極樂世界,還沒有往生的念頭?他對極樂世界不認識,他要真認識的話不會有這個事情,太陌生了。對這個世界太熟悉,極樂世界太生疏,所以他對這個地方有情執,對極樂世界沒有。我們現在就聽古人的話,祖師大德教給我們一個方法,把熟處轉生,把生處轉熟,這是個好辦法。生處轉熟,那就是必須《無量壽經》要多讀,每天當然能讀十遍是最好的。讀熟了之後,讀一部大概五十分鐘,讀十部經應該八個多小時就差不多,所以這不是做不到的。讀經之外就念佛,佛號念得愈多愈好。每天如真修淨土,每天至少要十個小時,才能把生處轉熟、熟處轉生。對於我們居住的娑婆世界,愈來愈生疏這個好,極樂世界愈來愈熟悉,就是用讀誦的方法。


 


「說法」,這個說法,遇到人談話的時候,所謂是三句不離本行,就勸人修淨土,就勸人念佛。無論在什麼時候,無論在什麼場所,一個人、兩個人、多數人都可以;不是講登壇講經說法,不是這個意思。念念都希望幫助別人認識淨土、認識極樂世界、求生淨土,得有這種心。


 


「兼行六度」,是隨時隨地遇到就做;「正行六度」,這是把六度擺在功課裡頭,必修課。


 


早年應該是二十多年前我住在美國,遇到黃念祖老居士,老居士告訴我,夏蓮老就是會集這部經的,他的老師,當年這是民國初年,提倡淨宗學會,只是提倡名字喊出來了,沒成立。現前大陸的環境,要成立淨宗學會有困難,他就勸我在海外建立,我聽了也很歡喜。所以我們第一個淨宗學會,是在溫哥華成立的,加拿大淨宗學會,那個時候是一些台灣的華僑請我去講經,在那裡成立第一個。以後從加拿大回到美國住在舊金山,在舊金山一個小鎮,庫柏提諾小鎮,這個小鎮很有名,一般人稱它作矽谷,我在那個地方住也買了房子。所以就在那個地方成立美國淨宗學會,會長是楊一華,現在這個會還在。洛杉磯成立,每年都到美國各地巡迴講經,所以美國、加拿大,我住在美國的時候大概有三十多個會,很難得。


 


既然成立淨宗學會了,我寫了個緣起,提出我們淨宗修學五門功課,這必修的功課,就跟這個五品的意思差不多。第一門,淨業三福,《觀無量壽佛經》的,這是世尊對淨宗修學最高的指導原則。它的內容不僅是淨宗,可以說是各宗各派,八萬四千法門都不能離開這個原則,離開這個原則就不是佛法。


 


三條十一句,第一條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,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」,這第一條;第二條「受持三皈,具足眾戒,不犯威儀」;第三條「發菩提心,深信因果,讀誦大乘,勸進行者」。佛在後面說得很清楚,這個三福是「三世諸佛淨業正因」,你看看這個話說得多重。三世是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修行人成菩薩、成佛這是根,正因;那你要不依這個三福的話,就不會成就。頭一個「孝養父母」,不孝,人就完了,在道家講不孝父母的都是三途,果報是畜生、餓鬼、地獄,在三途。怎麼個孝法現在沒人知道,自己做了不孝的罪,將來墮落三途,這糊裡糊塗墮到那裡去,冤枉,這沒人教。所以在最近這十幾年,我們特別提出《弟子規》,孝親尊師就學《弟子規》,《弟子規》做到,孝親尊師做到了。「慈心不殺」,我們學《太上感應篇》,因果教育,真的殺人償命,欠債還錢,你懂得這個道理,懂得因果,起心動念都不敢做非法的事情。最後一句「修十善業」。所以這就是儒釋道的三個根,我們是從淨業三福第一條的教誨裡面,選出來的。


 


所以頭一個修學的,就是根本的根本是《弟子規》,第二個《感應篇》,第三個《十善業道》。今天為什麼學佛十善業道都做不到?他沒有《弟子規》、沒有《感應篇》,《十善業》就做不到。古時候不說遠,一、二百年前在中國這塊大地,歷朝歷代修學佛法的人根都好,三個根都有。倫理教育、因果教育,家庭教育就把他培養好,從小就教好,學佛的時候,他再學《十善業道》,是輕而易舉的,五戒十善提出來,哪個人做不到!現在不行,現在在家學佛《十善業道》做不到,出家學佛《沙彌律儀》做不到,所以全都是假的不是真的。要真學佛,真能做到,佛教有救了,社會有救了,地球有救了,你說它影響多大。淨業三福第一福做不到,第二就沒有分,第一不是出家人的,第一是世間法,「孝親尊師、慈心不殺、修十善業」,這是世間法。佛法是建立在世間法的基礎上,世間法,人都做不好,你怎麼能作佛?哪有這個道理?世間法能做到,佛才稱你「善男子、善女人」,你有資格學佛。


 


你不具備這個條件,佛法跟你沒分,你怎麼學都學不好,沒根。那你所學的是佛學常識,我們今天講是知識,聰明智慧的人,在佛教經典裡面,學一些佛教知識,戒定慧三學他完全沒有,所以他不是學佛的人。用今天的話,他是佛門的學者,把佛教當作一種世間學術來研究這種人,佛法裡面真實的利益,他完全得不到,他不能了解,他不能契入。有前面,前面第一條修好了,有這個根了,才能夠接受三皈五戒、菩薩戒,出家的是比丘戒、沙彌戒,才能夠真正學得好。所以現在我們根壞掉了,沒有根,我們明白了,不補習,不從這上下功夫,那就沒有辦法。念佛往生,必須要靠過去生中的善根,為什麼?這一生我們善根太薄太薄了。一定要靠宿世、累世的善根福德,在這一世的時候,遇緣成熟了這才能往生。這就是這個大時代裡頭,念佛的人很多,往生的人很少,原因在此地不能不知道。有前面這兩個,後面第三個是大乘,大乘的根,「發菩提心,深信因果」。這個因果不是普通的因果,善有善果、惡有惡報,這是普通的因果,人人都知道。那菩薩裡面的因果是什麼?實實在在講這個話是出在《觀無量壽佛經》上,是淨宗的經論,「念佛是因,成佛是果」。這很多菩薩都不知道,菩薩要知道了,馬上歸到淨土法門裡面來,他一生就成就了,那太快了,不要轉那麼大的彎路。無論修學哪個法門、哪個宗派,只要把功德迴向給淨土,沒有一個不能往生。這我們在這個經上後面會講到,淨宗法門太大太大了,無一不包容。不是修淨宗的,只是修學大乘,因為它大乘法,只是修學大乘的無論哪個法門,迴向統統能得阿彌陀佛的加持,臨終阿彌陀佛來接引。這淨業三福裡第一個科目,必須要學的。


 


第二個是六和敬,無論是居士團體、出家人團體,一個小道場總有些人大家一定要和睦相處。真正一個六和敬的僧團出現,佛經裡頭講得好,諸佛護念,龍天善神保佑。我們這個道場,在這個地方十年了,表面看是不錯,實際上呢?我們的道場六和敬沒做到,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想法、他自己的做法,不合作。這個道場,四眾同學如果能夠真修六和敬,這個道場就很殊勝,就很如法。修六和敬一定是捨己為人,如果樣樣都是自私自利,把自己擺在第一,別人擺在第二、第三,六和是永遠做不到。我每天講經講這麼多年,這個光碟、錄像帶都在此地,沒聽懂,為什麼沒聽懂?他沒放下。所以我學佛我的經驗也常常講給大家聽,可以給大家做參考。我跟出家人見面頭一天,第一次跟章嘉大師見面,我向章嘉大師請示,我說「我知道佛門殊勝,佛門有沒有方法讓我很快能契入?」他教我六個字,「看得破,放得下,就契入了。」我向他請教,「從哪裡下手?」他告訴我,「布施,三種布施是財施、法施、無畏施,你得的果報是財用不缺乏、聰明智慧、健康長壽。」這是我跟出家人接觸第一天他傳給我的,我真幹,學著什麼?放棄自己的成見。我這個人從小成見就很深,主觀觀念特強,一般人跟我辯論,很少能勝過我的。我學佛慢慢的才把這個毛病改過來,能夠聽別人的,不再給人找麻煩,不跟人抬槓。才曉得過去行為錯誤,言語當中、態度當中得罪很多人,自己不知道。學佛這些毛病要不改的話,你法緣斷絕了,障礙你的善法,障礙你的智慧,障礙你修學的成就。


 


換句話說,這些毛病不改掉,你這一生的結果,還是搞六道凡夫,你出不了六道輪迴,這是多麼悲慘的一個事情。為什麼聽經聽不懂?誠敬心沒有。印光大師講的我也常常提醒大家,但是大家不覺悟,提不醒。印祖常講「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」。今天我們大家對於經教的誠敬心生不起來,對什麼誠敬心能生起來?對名利。心裡頭只有名利,名聞利養,對教沒有誠敬,對道德沒有誠敬,對倫理沒有誠敬,對一切都沒有誠敬。只是對名聞利養這就完了,名聞利養放不下,學佛是墮三惡道、墮地獄,這個不能不知道。自己晚上睡覺之前好好想想,我這一生走的是哪一條路?佛講的十法界,我走的是佛法界、是菩薩法界,還是人天法界,還是地獄、餓鬼法界?經典不熟悉,前面我們所學的位次不清楚,自己確實不知道在學什麼,自以為在學佛,其實全都錯了。我學佛,確實跟章嘉大師三年沒有白跟,我要不跟他三年的話,問題就很多。我的佛學基礎他老人家奠定的,叫我學釋迦牟尼佛,叫我不能離開經教。遇到李老師,李老師更進一步,在經教裡頭一定是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,不能學得太多,不能學太雜,學太多、太雜,安忍就沒有了。所以修行人,頭一個就是心要清淨,無論在什麼環境裡面,不受外面環境影響,不受外面誘惑,就叫安忍;禁不起誘惑,會受外面境界影響,你就不會成功。


 


我們修行的五個科目裡面,頭一個是淨業三福,第二個就是六和敬,我們在團體當中把人處好,希望這個團體,是個清淨和睦的僧團,不破壞僧團。我們要不合作,我們就在僧團裡頭破和合僧,破和合僧的罪,你們在戒律裡面去查,阿鼻地獄,這是五逆罪的一條。五逆罪五種,殺父親、殺母親、殺阿羅漢、出佛身血、破和合僧。我在這個僧團,我不修六和敬,就是破壞僧團。和合沒有別的,處處忍讓修忍辱波羅蜜,行行尊重別人,自己學謙卑,真有用。


 


《影塵回憶錄》裡,給我們講了個小故事,修無法師在黑龍江哈爾濱極樂寺,極樂寺剛剛建成的時候。極樂寺是倓虛法師建的,倓虛法師很難得,東北這些大的寺廟全是他老人家建的,這跟東北特別有緣分。寺建成了他是方丈,他請他的老師諦閑老和尚傳一堂戒,做個大法會傳戒。傳戒需要許多義工,當時修無師來報名參加戒壇的義工,他的職務,分配的職務是照顧病患。受戒期間,像傷風感冒這些小病,他專門來照顧這些人。去了沒幾天他就告假,老和尚有修養隨喜,可是當家師定西法師就沒有老和尚的修養,責備他,「你看你發心,這出家人怎麼沒有長遠心,來了幾天就要走了。」教訓他,他就說了,告訴兩位法師:我不是到別的地方去,我往生到極樂世界去。這兩個老和尚一聽,這個不容易,難得,預知時至,「真的嗎?什麼時候?」「不出十天,請常住給他準備兩百斤劈柴,準備火化。」都答應給他準備了,到第二天又見老和尚,「老和尚,我明天就要走了。」趕緊替他預備,他真走了。


 


修無法師不認識字,沒有出家之前是泥水匠,這個人老實、隨喜,非常隨和。在大眾裡面人家都歡喜他,叫他幹什麼他就幹什麼,從來不拒絕的,別人不願意幹的事情統統他幹,無怨無悔。他也不懂得什麼修行,念經都不會,就念阿彌陀佛,你看看走的時候走得那麼瀟灑,預知時至。要求常住派幾個人送他往生,到第二天真的盤腿坐在床上,大家念佛念了一會,他就告訴大家:「佛來接引我了。」這些人都還找他,你得留個偈子,留幾首詩給我們做紀念。他說,我是老粗出身,也不會作偈子也不會作詩,不過我有一句話留著給你們做紀念:「能說不能行,不是真智慧。」就留這麼一句話,極樂寺第一個往生的,諦閑老和尚對他非常讚歎,認為他是出家人最好的榜樣,他做到什麼?持戒吃苦。釋迦牟尼佛說「以戒為師、以苦為師」,他做到了,老實念佛,除念佛之外,除為常住服務之外沒有念頭,心清淨。


 


所以第二個是六和敬,第三個是戒定慧三學,第四個科目是六度,第五個科目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,所以這很好記。我們提出來,希望修淨土的同學們,我們淨宗道場無論在家、出家,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都要與這五個科目相應,真正淨宗學人。如果說是只掛名,這五個科目都做不到,那因果各人承當。真修行人好壞都不批評,只是一味真誠恭敬,各人因果各人承當。


 


那我們這個經天天講,講得這麼起勁,沒人學講什麼?有,鬼神在學,我知道鬼神在聽,他們聽得很認真,他們真幹,往生的不少,生天的也很多。大乘經教冥陽兩利,我們講堂旁邊供的這些牌位,他們的聽眾密密麻麻,我就不能不講了。這也是這麼多年來講經,講經的興趣沒衰,原因在此地。偶爾有時候他們也來找我,所以我了解他們。這就是兼行。正行就排上課程,大家一同來學習,看我們當前的環境哪一個最需要。我們在這段期間當中,一個星期,佛家講七天,一七、二七、三七或者是七七,這七七專門著重在修布施,因為我們放不下。再底下一個七七的時候,我們專門來修持戒,特別提醒、特別加強,這就屬於正行,正助雙修。


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342集


 




 


 


淨空法師:極樂世界到處都是珍寶,那不是太享受了嗎?



 


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,我初學佛的時候,有些法師提出這個問題給我說,佛家都以持戒為師、以苦為師,為什麼極樂世界到處都是些珍寶,那不是太享受了嗎?跟佛的教誨不相應。


 


我們這個世界,真正修行人在山上搭個小茅蓬,什麼也沒有,大概就是兩套換洗衣服,一無所有。他沒有欲望,沒有任何貪圖享受的,他活得非常自在,非常快樂。


 


為什麼極樂世界那麼樣的華麗?要曉得我們這個世間,一切奢侈華麗是人為的,富麗堂皇的宮殿是人造的。極樂世界不需要人工,沒有人造,也沒有設計,自然的。沒有聽說極樂世界有設計師,有建築的工匠,沒聽說,查遍《大藏經》,世尊四十九年給我們介紹極樂世界,自然的。天人的福報大,我們看到世尊給我們介紹化樂天,欲界第五層天,他們所有一切享受就變化的,自己變化的,想什麼東西,東西就在面前,不需要經營,不需要製造。想居住的宮殿,宮殿在現前,不要它就沒有了。他化自在天就更自在,自己不要變化,化樂天變化之後供養他。這兩層天的關係很好,有人供養,不必自己經營,樣樣都稱你的心意。


 


這是什麼?性德。性德自然的流露,只能說不可思議,太奇妙了。欲界天人,第五天、第六天都能做到;那極樂世界比他們高太多了,比他們的福報也大太多了。所以這是以我們自己平常的妄想,去衡量極樂世界,全都錯了。


 


淨土大經解演義第314集



 



2011年6月26日 星期日

淨空法師:六道輪迴的酸甜苦辣受盡了嗎?


 


我們到極樂世界去幹什麼?不能不知道!到極樂世界去讀書、去上學,這個學校畢業了就叫成佛,所以這是成佛的學校,校長是阿彌陀佛,教授是十方諸佛跟法身菩薩,不是去幹別的。


 


學成之後幹什麼?學成之後在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面幫助如來教學,幫助眾生成佛,幫助眾生離苦得樂,幹這個事情。跟世間人不一樣,世間人幹這種事情他有報酬的,有名有利,有報酬的。佛菩薩幹這種事情沒有報酬的,沒有名利。


 


為什麼?極樂世界畢業的人,他們住在哪裡?他住在常寂光裡。你一定要知道,常寂光無處不在、無時不在,與遍法界虛空界起感應道交的作用,眾生有感,立刻就應。有感的人有心,他是凡夫,就是有心、有念;如來與法身菩薩的應,他是沒有心、沒有念,妙就妙在此地。感,應就是隨緣,隨緣而不著相,而不起心動念,這就叫妙,這叫隨緣妙用。


 


你想想看這個事情好不好?如果覺得不好,這個工作好像太單調,那你繼續搞六道輪迴,六道輪迴很熱鬧,天上、人間、地獄。所以到極樂世界不是一般人,他在這個六道裡頭酸甜苦辣受盡了,不願意再受,這才到極樂世界。


 


酸甜苦辣還沒有受盡,還想繼續去受,這一念心是決定不能出輪迴的。雖然學佛,沒用!皇帝學佛也要墮阿鼻地獄。有一個人告訴我,他得到一個信息,就在最近,有一個皇帝從地獄出來,不知道是哪個皇帝,他曉得有這樁事情。不容易!他不是學佛的,他是修道的,道教。


 


所以極樂世界要不是把它講得清楚、講得明白,詳細介紹,現在社會人不容易接受。為什麼?迷戀在七情五欲之中,他認為這個好玩,佛菩薩的生活太單調了,不好玩。不知道極樂世界的好處,不知道極樂世界的殊勝。


 


看電視,現在人覺得這是一種享受。中國國內我不太了解,在國外,電視都能收看到一百多個頻道,內容的豐富你看不完。那些節目的內容沒有別的,引發你的貪瞋痴慢,激起你的七情五欲,幹這個,讓你的心、你的念頭永遠是浮動的。你粗心大意,以為這裡頭有樂,佛給你講真話,這裡頭沒有樂,只有苦。


 


什麼叫樂?苦暫停一下,你覺得很樂。樂還沒享受到,苦又來了,只是暫停。所以佛講,三界統苦。欲界苦苦、壞苦、行苦全有。色界二十八層天,苦苦沒有了,他有壞苦,他有行苦。六道裡面最高的,無色界四層天,他沒有苦苦,他沒有壞苦;沒有苦苦,他的欲禪定控制住了,雖有它不起作用,所以沒有苦苦;他不要身體了,不要身體就沒有壞苦;但是他有行苦,行苦是什麼?他不能夠永遠住在這個境界裡,他的定功失掉了,境界就失掉。定功失掉之後,阿賴耶的業習氣,造的善惡業的習氣又起作用了,這一起作用又要搞輪迴,幹這個事情去了。所以是苦不堪言!佛形容六道苦海無邊,在這個裡頭頭出頭沒,佛菩薩是站在岸邊,看到苦海裡的眾生。超越六道才出離苦海。


 


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313集




 



2011年6月24日 星期五

淨空法師:把電影「2012」當作一堂課來上



 


我們看看災難,或者咱們看看美國「2012」的電影,你把這個電影當作一堂課來上,你看看這些鏡頭,全毀掉了。如果我們在這個城市、在這個地區,我們遇到了,不要把它看成是假的電影,把它看到就在我眼前發生的這個事故,我怎麼辦?念佛就能解決問題。


 


災難不能避免,所有一切財產幾秒鐘就完了,連居住的城市被大水淹沒了,自己到西方極樂世界了。共業所感,死的人太多,各人去處不一樣,業力牽著走的,你在六道裡頭還受輪迴之苦,善業牽著你走的,你又到人間天上去投胎,念佛走的,阿彌陀佛全接到極樂世界,你願意走哪一條路?全操在自己手裡,主宰是自己不是別人,要有定功,要有智慧。


 


輪迴太苦,這樣的緣分真正是百千萬劫難遭遇,我們遇到了,太幸運,太稀有、太難得,緊緊抓住不就成功了嗎?不能再猶豫,決定不能放過,這是我們當前第一樁大事,其餘的統統放下,不要再放在心上,不要再過問了。


 


要把自己的妄想習氣統統念掉,把這個身體也念掉,都是佛,念念是佛號,自私自利夾不進去,是非人我也入不進去,就這一句佛號,他就成功了。《彌陀經》上告訴我們的真話,要多長的時間?上上根人,一天一夜,成就了;若一日、若二日、若三日,中下根性的人。念老給我們示現的是半年,所以我們今天有足夠的時間。


 


有人講我還有好多事情來處理。別想了,不要處理了,一筆勾銷,你再處理你的心又亂了。我都不要了,全放棄了,我就是一句阿彌陀佛,我現在就到極樂世界,這樣的決心才管用。說放下就放下,徹底放下,你功德就圓滿。


 


我還有很多財產,想做一點好事。好事不如無事,再好的事沒有比你念阿彌陀佛這個事情更好,你操這種冤枉心,為什麼不提升自己的品位?做再多的好事,不能幫助你提升品位。


 


我過去講經的時候說過,不只說過一次,這個身體活著是我的,死了就不是我的,我操這個心幹什麼?身上穿的衣服是我的,不是穿在身上都不是我的;身上帶的一點錢是我的,不是身上口袋放的都不是我的,你的心才乾淨。這個房子,我住在這裡,房子是我的,我離開這個房子,這個房子不是我的。


 


不操一點心,你的心念才能集中。「制心一處,無事不辦」,那個一處就是阿彌陀佛,心就放在阿彌陀佛上,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也沒有。我們向著這個目標、向著這個方向去走就對了。還有明天,還有明年,錯了。


 


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345


 



2011年6月23日 星期四

淨空法師:為什麼「好事不如無事」?


 


《淨影疏》曰:依法正修,名為善力。極樂眾生之功德善力均不可思議。」這個地方我們要學,正行是念佛,遇到有緣,有這個善緣,可以多做一點善事,但是做善事不妨礙自己念佛,這就對了;做這善事的時候妨礙了念佛,寧可不做。


 


記住,古來祖師教導我們,「好事不如無事」。做善事絲毫不妨礙念佛,這個善事是我們在幫助別人信佛、幫助別人學佛,這好事情。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,有這個緣分,多帶一些人去,帶得愈多愈好,普度眾生。接引眾生有無量的方便,一一方便都不妨害我們自己的正行,這個原則一定要懂,這個原則一定要堅持,不能放棄,我們念佛才能夠得念佛三昧,才能覺悟,一般人講開悟,才能像經上講的得真實利益。


 


    於世出世間一切法,要用清淨平等心來看待,沒有疑惑、沒有憂慮、沒有牽掛,這就對了。佛教給我們,隨緣而不攀緣,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得自在了。真正有困難,佛菩薩會照顧。佛菩薩叫沒有照顧,其實佛菩薩照顧我們自己不知道,粗心大意,如果心靜下來之後,才發現佛菩薩照顧。


 


    順境是照顧,逆境也是照顧。遇到許多善人發心來幫助我們是照顧,如果我們在這個裡面起了貪心、起了妄念,那就把自己毀掉了。在境界裡頭不起惡念、不起貪心,佛菩薩照顧,等於考試一樣,順利通過了。惡緣,逆境、惡緣,惡緣是遇到一些惡人,找麻煩的、毀謗的、嫉妒的、障礙的、陷害的,這來了,還是真誠恭敬對待,知道他們做這些事情什麼原因?對正法不了解,對修學不了解,他們著重在自私自利、著重在名聞利養,我們雖然沒有妨害他,他以為我妨害他,造成對我的傷害,我不放在心上,這一關又通過了,這都是修忍辱波羅蜜,很順利通過了。


 


    所以無論順境逆境、善緣惡緣,你覺悟了,你看清楚了,對自己有大利,沒有一點傷害,都是幫助我們勇猛精進在菩提道,我們沒有失掉菩提道。菩提道是覺而不迷,失去了那是迷而不覺,那就錯了,念念不失。


 


淨土大經解演義 345






2011年6月22日 星期三

淨空法師開示:三十七道品


 


三十七道品通一切法,在大乘裡面,天台家把它講成藏通別圓,也就是藏教三十七道品,通教也有三十七道品,別教、圓教亦復如是。名稱相同,淺深廣狹不相同,愈往上面愈深愈廣。三十七道品總一切法門,這個是修行,無論修哪個法門、哪個宗派,必須要學的。今天我們在這個時代,黃念老引用在此地,讓我們真正了解,災難在眼前,時間太迫切,來不及了,無論修哪個法門都來不及。你了解這些法門,修行必須得一切放下,放不下,這個法門對你就沒有用處。它本來是通,你修變成塞,它對你幫不上忙,這個原因是什麼?李世民附身所說的,心壞了。在這個時候怎麼辦?如果你過去生中修積的有善根福德因緣,心壞了,哪個法門對你都用不上,只有念佛。因為念佛能把你善根引發出來,一念之間可以往生。阿彌陀佛第十八願,臨終一念十念必定往生。所以我勸同學,在我們眼前這個時代,只有二條路可走,一個是阿鼻地獄,一個是極樂世界。中間的路已經都不通了,堵塞了!真正老實念佛,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,心裡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,一心稱念必定得生。你知道地獄苦,你知道可怕,你知道恐怖,不敢走這條路,回頭來,才能夠老實念佛。


 


  這一段教我們學習的,用三十七道品來調適,把不通的地方給調通,閉塞的地方要想方法突破。這三十七種方法,它分為七科,四念處,四正勤,四如意足,五根,五力,七覺知,八正道。七個科目,總共三十七道品。我們先把三十七道品介紹一下,下面就好講了。三十七道品第一個是「四念處」,四念處四句,每一句就是一個道品,「第一觀身不淨,第二觀受是苦,第三觀心無常,第四觀法無我」。這四種觀都是屬於智慧,看破。


 


  頭一個,你得要細心去觀察,「身不淨」。粗淺從哪裡看?看我們五臟六腑,從九竅裡流出來的是什麼?你就知道不乾淨。再細心觀察,從毛細孔裡面流出來的汗。等於說全身都在排泄,沒有一處排出來的是清香,香味沒有,都是惡臭,大小便溺,所流出來的。最明顯的是出汗,你看汗水什麼味道?什麼氣味?這種觀法,真正覺悟的人,對這個身體就不再執著,不再愛惜。佛家講個名詞是名符其實,叫臭皮囊,囊就是袋子,臭皮袋,裡面所裝的是惡臭不淨,不乾淨的東西。有什麼值得尊貴?有什麼值得可愛?有什麼值得留戀?修行最苦的,頭一個關破不掉,就是對這個身執著,最嚴重的執著,對身的貪愛,對身體的執著。你看佛教給我們修行對治的方法,頭一個教我們觀身不淨,這智慧出來了,這個臭皮囊應當放下。現在還可以用,佛法裡講的借假修真。我們今天也有個臭皮囊,我們覺悟了,覺悟了臭皮囊就不再造臭惡業,這個不造了,用它來修行。要用它來修真,真是什麼?真是見性,明心見性是真的,我要用它來幹這個事情。要用它來放下妄想無明,放下分別、塵沙,放下執著、見思,那就能回歸自性。回歸自性,你所得到的是實報土,往生到實報土,你得到的身是法性身,那個身好。那個身,五臟六腑每個器官、每個細胞,都放光、都放香,妙香普薰法界。佛光普照世界,它放光、放香。這是什麼原因?學佛學了這麼久,應該很清楚、很明白。


 


  見性之後你所得的身是法身,法性身。法性圓備眾德,無量的智慧,無量的光明,無量的德能,無量的相好。所以,每個器官、每個細胞放光明、放妙香,跟這個身體完全不一樣。這個身體,這個身體從阿賴耶的相分變現出來的,阿賴耶是妄心,迷惑顛倒。阿賴耶確確實實是垃圾桶,無量劫來,不管是善的、是惡的,是好的、壞的,統統裝在裡面,一個都不漏。裝在裡面到底是好的多還是壞的多?我們能夠想像得到。天親菩薩《百法明門論》裡面,你看他把這一切法歸納,彌勒菩薩歸納六百六十法,很了不起了。天親菩薩認為六百六十法對初學的人還是太難,再歸納,歸納成一百法,便利初學。我們今天講到一切法,都用天親菩薩的《百法明門》。《百法明門》裡面,煩惱法,那就是骯髒、污穢,一共二十六個,六個根本煩惱,二十個隨煩惱;展開無量無邊煩惱,歸納二十六個;善心所只有十一個。這讓我們知道,在阿賴耶裡面善少惡多,惡二十六,善只有十一個。所以惡的力量強,人學壞容易;善的力量少,只有十一個心所,少,學善難。學好難,學壞容易,惡心所多。又何況外緣,外緣是這個世界,善心善行的人少,惡念惡行的人多。你看外面環境,善與善感應,惡與惡感應,裡面惡心所多,外面惡的境界多,自然相感。


 


  所以人學佛,這一段主要是講這個,學佛到最後把握不住,變壞了。什麼原因?我們學這些東西就明白了,對自己會提高警覺。我們也無法避免,外面的環境能避免嗎?你跟這個環境相處在一起,你能不變壞嗎?誰都沒有這個把握。我自己有很深的感慨,這些事情我都經歷過。我還沒有能變壞,原因在哪裡?天天讀經,天天講經,講給別人聽也就是講給自己聽,教別人不要學壞,自己好意思學壞嗎?這樣才保全。二個星期不講經,自己就保不住,境界現前,心就動了。我自己的經歷,就是靠著天天講經、天天教學、天天讀誦,也就是說,緊跟著佛菩薩,不離開他的身邊,這麼學成的。所以我對西方極樂世界我體會很深,它那個環境太好了。你生到極樂世界,你就跟著阿彌陀佛,你在西方無論住多久,無量壽,你一天都不會離開他。那你怎麼會學得壞?不可能。什麼樣的惡境界,你都不會動心,老師太好,環境太好!我把兩個世界一對比,我就很清楚。劉素雲所以成就,很簡單,還就是這個道理。每天聽經十小時,一天都不中斷。再忙碌,事情繁,不會少過四個小時,正常的是每天聽十個小時。除聽經之外,就念阿彌陀佛,她心是定的,她不是散亂的。佛在大小乘經上都講,「制心一處,無事不辦」,她把心放在一處,放在阿彌陀佛上。所以紅斑狼瘡,一個多月自然好了,再去檢查,連根都沒有了,制心一處,無事不辦。她生活非常簡單,我們吃飯還要好多個菜,她吃飯一個菜。她請朋友吃飯,請客也是一個菜,真誠、感人。生活非常簡單,非常樸素,一心一意都在道上。純淨無惡,十年功夫修成的,轉凡成聖。修行的成就是分三等,第一等轉凡成聖;第二等的轉染成淨;第三等,最差的,轉惡為善。我們一般的修行,第三等的標準都達不到,轉惡為善做不到。在日常生活當中,我們的惡念多過善念,惡口多過善言,惡行多過善行。我們惡有三多,善有三少,這是我們修行為什麼功夫不得力,原因就在此地。


 


  第二,「觀受是苦」。受是什麼?享受。在這個世間,無論貧富貴賤沒有一個不苦。我們一般人看到貧窮的人苦,少吃少穿,少是缺少,食物缺少,衣服缺少,苦啊!飢寒之苦。富貴人家有富貴人家的苦處,比我們少衣少食還要苦,不知道要苦多少倍!我不是富貴人,我們出家是個窮和尚,古人講的貧僧,真的,一無所有。可是我有緣分認識很多富貴的朋友,朋友當中有不少國家領導人,做總統的、做國王的,擁有百億財富的這些朋友我也有。我跟他們接觸了解,他們很苦,患得患失,富而不樂,貴而憂慮,憂患。所以,我們想到四念處的觀受是苦,才知道人間真的是苦,太苦了!你說發財,以為發財就樂了,你今天有了一百萬,他就想一千萬;有了一千萬,他就想一個億;有了一億,他想十個億;有了十個億,他想一百個億。欲望沒有止境,貪而無厭足,得到的又怕失掉。像我們這樣很省事,沒有,沒什麼想的。連身都不是我的,身外之物當然就把它丟乾淨,不再去想它了,我們的心安,他們的心不安。我們在理上明白了,三十七道品就是理,知足常樂。所以一定要知道,三界六道真的是受苦。受樂是怎麼回事情?苦稍稍停了,你就覺得樂。不是真樂,是苦暫停,待一會苦又來了。樂是假的,樂會變成苦,苦不會變成樂。這都叫你看事實真相,都從事上去觀察。


 


  後面二個,是教我們從理上去觀察。「觀心無常」,這個心是妄心,就是起心動念。你細心觀察你的念頭,前念滅了,後念生了,生滅不停。人死了呢?人死了是身死了,精神不滅,那個心的生滅還在。還是念念生滅,絕對不會說一個念頭在那裡住一下,停一下,沒有這個道理。現在這個心無常,就是阿賴耶識,彌勒菩薩給我們講得清楚,一秒鐘裡頭有多少次的生滅?菩薩告訴我們,有一千六百兆,一秒鐘一千六百兆次的生滅,前念滅後念生。身死了,這個生滅現象存在,它永遠存在。到什麼時候它不存在?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,它就停了。這法相宗裡面所說的,轉識成智,轉八識成四智,真正轉過來,超越十法界了。諸位要曉得,十法界裡面就是觀心無常,真的是無常,十法界。超越十法界它就常,那個念頭生起它就不滅了,不生不滅,那是諸佛菩薩的實報莊嚴土。不但不是六道,還不是十法界,四聖法界也不行。由此可知,四聖法界,四念處還很管用。


 


  最後一個,「觀法無我」。法是一切萬法,身體也是一法,也是萬法之一,一切法裡面找不到我。我,什麼叫做我?大乘的定義,我有八個意思。通常我們只說兩個,最重要的兩個,一個是主宰,一個是自在。一切法都沒有這個標準,我們如果以為身是我,這身能做得了主嗎?如果身能做得了主,我願意我這個身年年十八歲,好不好?永遠不衰不老,我能做得了主!做不了主,一年比一年老,一天比一天老。照彌勒菩薩說法是一念比一念老,你沒法子做主,這就叫無我。你能自在嗎?現在人講,物質生活的壓力,精神的壓力,是壓得你氣都喘不過來,這是比喻的話,你沒有自在。心想事成是自在,心裡想,事偏偏與自己想法相違背,你沒有自在。所以說無我。這一切法是什麼事情?一切法從心想生,一切法隨心念轉。我們的心念,業力在做主宰,所以這個身叫業報身。身是業報身,外面環境就是業報境。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好,它身是法性身,外面的境界是法性境界。我們常講,這佛經上常說,我們是業報身、業報土,西方極樂世界是法性身、法性土,不一樣。法性常樂我淨,真的,它觀受不是苦,它是樂,極樂世界,極樂世界有常樂我淨。我們這個世間,你看常樂我淨是有名無實,有這個名,常樂我淨的名,你去找找不到。你能找到的,是不淨、是苦、是無常、是無我,這是真的。這是智慧,看破。


 


  四正勤是修行指導的原則,是初入門最高指導原則,這是修行的基礎。我用看破,四如意足是放下,多少年來我用這個方法講,大家好懂。「四正勤」就是斷惡修善,最基本的。「已生惡令斷」,這是懺悔,已經做錯的事情不能再錯下去,要回頭。還沒有生的惡,你現在覺悟了,決定不能讓它再生;我們再加個字,不能讓它再發生。那些錯事,過去的永遠斷掉,未來的不讓它再生,這叫真懺悔。後面這二句叫真修行,「未生善令生」,現在我知道哪些是善,《十善業道》是善,《弟子規》是善,《感應篇》是善,六和敬、六波羅蜜是善,這些善我現在明白了,我還沒有做到,趕快做,趕快令它生。「已生善令增長」,我已經在做的,已經在做的多做,不斷的去做,把它發揚光大。前面二句是斷惡,後面二句是生善,這是修行總的指導原則,統一的指導原則,斷一切惡,修一切善。


 


  「四如意足」是放下。「欲」,欲是欲望,「如意足」,足是知足,樣樣都要知足。有了,能如自己意思,可以了,不要過分,你身心健康。飲食是攝受養分的,心清淨、心慈悲,心沒有雜念,你消耗的營養少,你每天攝取很少的養分你就足夠了,多餘的養分你還是排泄掉。我在跟李老師學教的時候,老師一生,三十幾歲開始學佛,他就日中一食,幾十年,而且吃得很少。他的工作量很大,差不多是五個人做的工作,很辛苦。跟他見面約時間,要一個星期之前約,你臨時找不到他,他的時間統統都排定了,每天時間都排定了。一天吃那麼一點東西,行嗎?精神好得很!我跟他老人家學,也學他的生活,我也學日中一食,行,真沒有事情。但是我吃得比他多,我吃他那個分量不行,我會感覺到餓。他一天的生活費用,在當時,也就是五十三年以前,一天台灣錢二塊錢。當時一塊美金大概換三十多塊台幣,他一個月的生活費用只要一塊多錢美金,不到二塊錢,六十塊錢就夠了。我也是一天吃一餐,但是我一餐需要三塊錢,我一個月生活費用九十塊錢。九十塊錢,二塊多美金,不到三塊。我得出的結論,能量的消耗百分之九十應該是消耗在妄念上,你的妄想很多、雜念很多,這個消耗量就很大。如果你沒有妄想、沒有雜念,無論是勞心勞力,消耗能量少,所以一餐足夠了。一天不吃、二天不吃,不餓,無所謂,精神一樣飽滿,一樣幹事情。你說上台講經,講得愈講愈歡喜,不吃飯沒有關係,不睡覺也沒有關係,什麼都可以隨緣。不能像菩薩那麼大自在,得了一點小自在,你愈學愈歡喜。所以欲望,物質生活,衣食住行,精神方面的生活,夠了,不要再多,一切隨緣。心地清淨,一塵不染,如意足了。


 


  第二個,「念」。我們今天念佛,尤其遇到災難的時候,縱然是沒有災難,往下九千年的末法,世尊告訴我們,「末法時期,淨土成就」,我們統統就歸到這一門就好了。學佛,我只念《無量壽經》,我只念阿彌陀佛,我心是定的。你說其他的,八萬四千法門,無量法門,不出《無量壽經》。《華嚴經》上說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,無量無邊的法門,就這一個念佛法門統統包括了。《華嚴》上講得好,你看善財童子參訪德雲比丘,德雲比丘是初住菩薩,圓教初住菩薩,也就是四十八願裡面所說的阿惟越致菩薩,圓證三不退。他修般舟三昧,五十三參第一個,修般舟三昧,般舟三昧叫佛立三昧。一期九十天,九十天不睡覺,九十天不坐下來,所以才叫佛立。可以站著,可以走動,不可以坐,不可以睡覺,一期九十天,等於閉關一樣,要有護持的人。你餓的時候想吃,可以吃一點東西。用功,保持不飽不飢,功夫才會得力,吃太飽了,昏沉。如果肚子真餓了,沒有東西吃,他心慌,我們講掉舉,他心定不下來,心慌。所以一定保持不飢不飽。禪堂是這個規矩,不飢不飽,餓的時候吃個小饅頭,吃一點點心,喝一點水。精進念佛堂也是這個規矩。念才能夠專一,念就如意了,你會念得法喜充滿,你會念到一心不亂。


 


  理一心不亂是人可以做得到的,人要是做不到,佛不會說。佛不跟人開玩笑,做不到的不講,做得到的跟你講。但是我們自己要能審查環境,古人能做得到,現在人做不到。什麼原因?古人從小受過良好的倫理道德教育,這是紮根教育,現在沒有了。現在的人心跟古人那個心不能比,古人心是淳厚、老實,現在人心薄了,不老實了。所以,古時候那些方法在現在用不上。像三十七道品現在用得上?用不上,你聽聽而已,做不到。所以釋迦牟尼佛講得好,「末法時期,淨土成就」,不需要學那麼多,只要一部經就夠了。「讀書千遍,其義自見」,我一千遍不能攝心,現在人,真的,讀一千遍之後,心裡還是亂的,還是浮躁的,還定不下來。那再念,我念上一萬遍,心定下來了。一定要把清淨心念出來,清淨心生智慧,智慧就四通八達,沒有障礙。你沒有學過的、沒有聽過的,這一接觸就明瞭,它通了,八萬四千法門全通了。清淨心沒有得到,就不通,清淨心得到就通了,平等心得到,那就大通了。到大徹大悟,什麼障礙都沒有了,海闊天空,八萬四千法門、無量法門全都通了。這是一條修行的徑路。


 


  我們年輕,當年學教,老師就告訴我們,學教不容易,世間法,世間的學問你都想通。不說近代的,這些科學、哲學,咱們不談,我們談古人的,古人我們就談一樣,《四庫全書》,乾隆時候編的。乾隆的福報大,大在哪裡?編《四庫全書》、編《大藏經》,這福報太大了。《四庫全書》是世間法,《大藏經》是出世間法,這兩樣東西好好的整理,流傳給後世,無量無邊的福報。他要是不執著不分別、不起心不動念,他成佛了。煩惱習氣沒有放下,那就變成福報,太大的福報了。我們今天懂得修福,我告訴諸位同學,我修的福報不會在乾隆之下。乾隆皇帝當年編《四庫全書》,才寫了七套,我流通的《四庫全書》,一百零一套。《四庫薈要》當年只有二套,我現在大概總共流通了二百七十套。《大藏經》,標準是一萬套,已經很接近了。別的事情不做,流通法寶,弘護法寶,果報是智慧。著相是福德,不著相是功德,只管做,心裡痕跡都不落,這個道理要懂。做好事,什麼是好事?這是好事,護持文化是好事,護持正法是好事,沒有比這個更好的了。培養傳統文化的老師,培養佛門的老師,講經說法的法師,第一功德。我們全心全力的去護持他,供養他們,他們的成就,他們弘護的功德,就有我們一分。我們曾經參與,自然能得到。這是念。


 


  「精進如意足」,那就精進兩個字就行了,精是什麼?純而不雜,那就是一門,才叫精;進是有進無退。這叫精進!不能搞多,不能搞雜。我們年輕學教,老師看到我們福很薄,福薄,沒有福報,短命。老師對於這些同學,短命的相、薄福的相,老師都勸他出來學講經,就是講經的福報最大,冥陽兩利。每一個講經的地方,無論什麼地方,有人聽就有鬼神聽,所以冥陽兩利。這個福報最大,幫助你增福慧,也幫助你延長壽命。老師用心很好,鼓勵我們出來學講經,我們自己得到了真實利益,感老師的恩。當年老師教導我們,只可以學一部經,你想學兩部,他就很老實告訴你,你沒有條件,沒有資格學兩部。學兩部要上上根人,你不是上上根。老老實實的一部一部學,一部學圓滿了,他同意了,圓滿是什麼?上台去講,老師在下面聽,聽到他滿意了,可以,再學一部。同時學兩種,是決定不可能的。他教學生,私塾教學法,他對我們同學學習經教,他是個別教導的。每個星期一堂課,一堂課是三個小時,老師講,講一遍,學生聽,聽了之後複講。學經的這兩個人跟老師坐在對面,我們其他同學,其他同學旁聽,不能缺,都要在講堂旁聽,這兩個人要上台複講。我們那個時候,男同學在靈山寺複講,女同學在台中蓮社複講,女同學是星期六,男同學是星期天。兩個人,一個講國語,一個講台語,好像上台的時候有一個翻譯,其實用的是一個講稿,一份材料。所以一個半小時的講經,實際上四十五分鐘,一個講台語,一個講國語,實際上四十五分鐘。可是這四十五分鐘的教材要充分準備一個星期,你才能上台講得像個樣子。這兩個同學這部經講圓滿了,再選一部經,另外兩個同學學講,是這麼來的。


 


  所以我在班上,我的能力比大家確實強一點,我的記憶力很好,幾乎聽一遍不會忘記,至少能保持一個星期;長時間不行,一個星期之內,我聽的時候不會忘記。我的理解力也比人家強。所以每個同學學講經,我都幫他們很多忙。二十多個人,每一個學講經的都學一、二個月,到什麼時候才輪到我?我還沒有輪到,出家的緣成熟我就離開了。離開之後,老師還惦念著,常常想著。我也捨不得離開他,我再回去,再回去是出家人身分參加這個班,繼續學習。所以這個班上出家人只有我一個。我是因為在家身分在班上學習的,有這麼個特殊因緣。老師是居士身分,對出家人很恭敬,不敢教出家人。所以我有特別的因緣,我可以參加這個班。最後,我在那裡學了一部大經,在班上學了大概將近有十幾部,小部經,就是班上所教的。我記得好像是十三部,我們旁聽,我在旁聽聽了十三部,這十三部我都能講,還都講得不錯。所以我一出家,白聖法師就請我到三藏學院去教書。我學的十三部經,在三藏學院一個學期只能教一部,他三年畢業,我十三部才用了六部,還有七部還沒用上。所以,我以後對佛學院就沒有興趣。私塾班很厲害,他是一門一門教,大概兩個月你就學到一部經,你就會講,課程是單一的。不像佛學院,佛學院課程是交叉的,每天有好幾個法師來上課,所以學生頭腦都像漿糊一樣,什麼都不懂。佛學院四年畢業,一部經都不能講。我在李老師那個班上旁聽,旁聽一年三個月,我會講十五部經。所以,佛學院的教學是失敗了,中國古老私塾教學方法是成功的。那個裡面的方法,教學的理念、教學的方式,真正是一流的,你看在中國流傳幾千年沒有改變。現在一變成學校,一改變,人才沒有了。


 


  二00六年我們參加聯合國巴黎的一個活動,大活動,我們參加主辦。完了之後,我們去訪問倫敦,訪問牛津、劍橋、倫敦大學,訪問三個大學,跟麥大維教授做了朋友。第二年,二00七年,麥大維教授到湯池去參觀我們的中心,他在中心住了四天。回頭,回國的時候經過香港,跟我談了六個小時。我很感謝他,確實真誠,邀請我到劍橋大學去辦學,辦一個書院,叫「大乘佛學」,名稱他都替我起好了。這個學院屬於劍橋大學的,英國的大學是書院制,像牛津、劍橋這樣的學校,世界第一流的,大概都有五十個書院的樣子。我很感激他,這是世界一流學校。我說我不能去。他說為什麼?我說你們學校的制度框架加給我,我教不出學生出來。他問我,那你怎麼教法?我說我沒有方法,我們老祖宗有方法。他耳朵就豎起來,老祖宗有方法,他是漢學家,四書他會背,中國文言文他能看得懂,很了不起。


 


  我說我們老祖宗這個教學的理念跟方法,在《三字經》上。《三字經》他很熟,從頭背到尾,一個字不錯。哪一句?我告訴他,最前面的八句是中國幾千年來辦教育的最高指導原則。教育的總的目標、總的方向,就是前面兩句話,「人之初,性本善;性相近,習相遠」。本善我們大家都一樣,都平等的,但是習是什麼?習是習慣,你被染污了,習性是被染污了。本性是善的,習性不善,所以才要辦教育。「苟不教,性乃遷」,你要不教,習性愈來愈嚴重,本性就沒有了,就完全被障礙了。你雖有本性,本性現不出來,就跟佛法講的,雖然你是佛,你本來是佛,你有佛性,但是你現在的佛性迷了;有,它不起作用,你變成凡夫,變成凡夫是習性,變成六道是習性,不是本性。教育的目標是什麼?如何幫助這個人從習性回歸到本性,這是教育的目標。在佛法講,是幫助這個凡夫轉凡成聖,讓他去成佛,教育成功了,這是東方的教育。印度的教育如是,中國教育亦如是。用什麼方法教?「教之道,貴以專」,你看就這六個字,教學沒有別的,就是專一。開的是八萬四千法門,是八萬四千種不同的根性,每一個根性,不同的根性,你只能學一門,你不能學兩門,這個道理要懂。


 


  現在你們學校課程有十幾門課,那怎麼行?我說我教的方法就一門,譬如學《論語》,這都是他很熟,會背的書。他說你怎麼教法?我說教的人很簡單,我指定一些古人的註解,參考資料,讓學生自己看,上課的時候學生上台講給我聽。這樣教學。我教你學,不是我講給你聽,你學會了,你講給我聽,你講錯了,我給你改正。所以,譬如一堂課一個小時,學生講五十分鐘,後面十分鐘我作講評。他說學完了怎麼辦?學完了學第二遍,二遍學完學三遍,三遍學完學四遍。這樣一部書如果是一年學三遍,《論語》從頭到尾一年學三遍,十年學三十遍,他就變成孔夫子了,現代的聖人,轉凡成聖,才管用,他不是聖人不管用。這他才搞明白,中國世世代代有聖賢出來,是教出來的,佛菩薩也是教出來的,你得會教。你不會教,教了一大堆,變成大雜燴,他起不了什麼作用,他所接受的是常識,常識非常豐富,智慧沒有。智慧能解決問題,常識不能解決問題。我們今天講智慧、知識,知識不能解決問題,解決問題都有後遺症,智慧不會,智慧真正能解決問題。中國有好東西,好的理念,指導理念,好的方法,現在人不要了,那就沒法子,搞得世界這麼混亂,大家束手無策。古人給你安排的你不走,這個路你不走,你要走邪道,遇到苦難還不回頭,那就沒辦法了。回頭是岸,老祖宗東西太好了,佛菩薩的東西好極了,究竟圓滿,你不相信,你說他是迷信,那就沒法子。


 


  這是精進,這兩個字的意思真懂了,那就是如意足了。學佛法如此,學世間法亦如是。現在人最大的麻煩就是要廣學多聞,要樣樣都知道,結果學了一輩子是樣樣都不知道,可憐。老祖宗教我們學一樣,一樣學通了,原來樣樣都知道了,一通一切都通了。老祖宗不害人,老祖宗是真愛人,真的幫助你成就,你不相信他,那就沒有法子,他對你無可奈何,就隨你去吧!有一等人,苦頭吃盡了,回頭;還有些人,吃盡苦頭都不回頭,死都不回頭,那就沒有法子,等他來世吧!來生後世,我們想到總會回頭,佛菩薩有耐心,佛菩薩照顧眾生生生世世。所以說佛氏門中,不捨一人,慈悲到極處,什麼時候回頭,什麼時候來幫助你;不回頭,隨你意。劍橋大學如果真的同意我們的想法、做法,我倒是很樂意去。所以多看是有好處,看了之後你就有比較,你才知道中國古聖先賢那一套東西高明,真高明,現在科學技術不能相比。


 


  最後一條,「慧如意足」。這個慧不是知識,是智慧。智慧從哪裡來的?從禪定裡頭來的,放下才能得智慧;不肯放下,智慧從哪來?大乘教裡面告訴我們,見思煩惱放下,你得到的是正覺,阿羅漢、辟支佛的智慧。在六道裡面不會做錯事了,你有慧眼,你能觀照。能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分別,分別放下了,你的智慧提升了,菩薩的智慧,在十法界裡面沒有障礙,出不了十法界。能夠把起心動念,就是無明放下,你超越十法界,你得大自在,你得真智慧,那是《無量壽經》上講的真實智慧。所以四如意足,這四種放下,放下你就得到了,你就如意,你要不放下,你得不到。智慧要放下,得智慧,得智慧不要執著智慧,不要去分別智慧,不要以為我得到真實智慧,你完全是凡夫,你看我執還沒有破掉,我得到智慧了。欲、念、精進如意都不能著,一著就全錯了,那就是魔境。不分別、不執著,通了,一執著、一分別,塞了,就變成魔事;不執著是佛事,一執著就是魔事。


 


  前面這十二個道品,四念處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,這是修行的根基。從這個根基上,五根出現了。信,進是精進,念、定、慧,有根了,根就是前面四條,看破、放下、斷惡修善。四正勤是斷惡修善,四念處是看破,四如意足是放下,信進念定慧有根了。沒有前面這個基礎,你信進念定慧沒根,你怎麼會成就?像植物一樣,沒有根它怎麼能生長。三十七道品,前面跟諸位說過,通四教,藏通別圓統統都有三十七道品。四教所解釋的淺深不一樣,最淺顯的是藏教,藏教是小乘,完全是人天法。圓教是法身菩薩,每一條的意思都深廣無際。從五根,五根再提升就有力了,就稱之為五力,信進念定慧。五根跟五力,道品的名稱都相同,只是一個是根,一個是根有力,稱之為五力。我們講修道有力了,至少在這個境界裡頭。沒有前面的修持,哪來的力?從這個標準上去看,我們今天信佛了,是不是真信?我們的信有沒有根?有根不會變,有力不會退轉,不會動搖。用這個標準來衡量,我們信根、信力都有問題。信沒有,精進當然沒有,沒有精進,哪來的念定慧?全都落空了。後面七覺支、八正道皆都是有名無實。不要往高處攀,藏教的我們都沒有。所以,小乘聖者值得人尊敬,為什麼?他們修八正道,修八正道,前面的七科統統具足。前面七科不具足,八正道怎麼修法?這是小乘聖者之可尊敬處。


 


  由是可知,佛在大乘教裡面告訴我們,法門平等,無有高下,真的。為什麼?八萬四千法門,門門都通到法性,任何一門,只要你一門深入,你都能夠明心見性,道理在此地,所以它是平等的。但是你要知道,統統靠自力,佛菩薩力量加持你是什麼?佛菩薩教誨你就是加持。今天佛菩薩不在世間,留下來經典,經典就是對我們的加持。我們讀了,道理明白了,方法搞清楚了,境界也說到了,路是要自己走的。你要不真幹,等於白聽、等於沒聽。不能把經教的理論、方法落實在自己日常生活當中,這個經白念了。所以,有人念經很靈,有人念經不靈,原因在哪裡?沒有誠心。什麼人靈?念經的人他做到了,那個經靈。做到了,他有力在裡頭,他有功夫,有力,我們今天講他有能量。沒有能量、沒有功夫的人,他念的經沒用處。甚至於念經求什麼?求升官發財,錯了,大錯特錯!把佛菩薩當作貪官污吏,在佛菩薩面前許願,你看我誦經、念佛求升官發財,我發財了我再來還願。我發了一個億的財,我拿一萬塊錢來供養你,這不是賄賂嗎?這樣的心態對佛菩薩,造什麼罪?地獄罪,完全搞錯了,對於什麼是佛真不知道,把佛看作鬼神一樣。


 


  信佛的人,我看百分之九十九都是這樣的人。真正明白什麼叫佛?佛經是什麼?真的很少很少。因為少,他就稀有,稀有就特別覺得可貴。今天真正發心研教、修行、弘法利生,沒有一尊佛不護念你,沒有一尊菩薩不擁護你,這都是真的,為什麼?太少了。隋唐時代佛法興旺,修行人很多,講經的人很多,不稀奇,太多了。現在有一、二個,那寶貝了。這個我們要知道。無論在家出家,你要想真正改造命運,消災免難,那就是李老師教我們這個經學班的,這個經學班的人都是可憐人,都是沒有福報,都是短命人。老師開這個班救這些人,二十多個人,教我們出來上台去講經說法。我們這些人都被李老師趕上去的,原來不敢上台,有幾個學成了,對老師才真正有感恩之心,慢慢體會到老師的好意。


 


  至於三十七品,後面講四種四諦,也是藏通別圓,有興趣你們去看天台的《摩訶止觀》、《小止觀》都曾經講到,這是佛學的知識。真正落實,所以佛法有它殊勝之處,它能通,一個法門能通一切法門,這個道理現在我們明白了,因為同一個自性。所謂是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,心想,心是一,只要你把心通了,你一切就通了,心之所想完全通了,道理在此地。因此,佛法教學沒有定法,因人而異、因時而異、因處而異、因事而異,它是活的,它不是死呆板的,活活潑潑。任何一法都包含一切法,找不到一個法是獨立的,與其他的法沒有關係,找不到。我們在《華嚴》、在《無量壽》上看到,一毛一塵的微點,那微點是什麼?也許就是現在科學家講的量子,物質裡頭最小的,沒有比這個更小的,現在發現物質現象就是這個東西,這個東西存在的時間極短,是一秒鐘的一千六百兆分之一。所以,物質是假的,根本沒有物質這種東西存在。物質是這種現象累積產生的一個幻覺,物質的本質就是念頭,沒有念頭就沒有物質。所以我們的念頭能改變物質,念頭壞,地球壞了,念頭善,地球好了,就這個道理,這裡頭沒有什麼神祕。我們念佛,佛加持保佑地球,不是的,我們的念頭善,環境自然就變善,身體就變好;念頭不善,病毒就進來了。


 


  這個道理通一切法,你看一毛一塵裡面的微點,都能夠通達一切,何況其餘!沒有一樣是不通的,阻塞是自己造成的,那就是妄想分別執著造成的阻塞;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,全通了。貼身的是對這個身體,你身體整個脈絡暢通,管道暢通,經脈暢通,你人怎麼會生病?自私自利、貪瞋痴慢,這些煩惱習氣都是阻塞的,這個東西多了,這裡也阻了,那裡也阻塞,都不通了,人就生病,就這麼回事情。小,通整個身體;大,通整個宇宙。所以我們的念頭跟整個宇宙息息相關,大乘經上講得透徹。現在這個道理被量子科學家證實,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所以意念能夠化解地球災難,你的意念不善,地球災難就化解不了,你就得承受。你要把念頭改過來,你看美國的科學家布來登,告訴我們化解二0一二的馬雅預言的災難,大災難,方法就是,我們用佛法講,「斷惡修善」,不就是四正勤嗎?就用這個方法,「改邪歸正、端正心念」,統統是四正勤,就能把這個災難化解。縱然不能化解,也會把這個災難大幅度的減輕,值得我們去做。


 


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339





 


淨空法師:以六度波羅蜜對治煩惱習氣


  


   從例子上明白之後,這種方式我們就明白了,在日常生活當中也就會用上了。「試就六蔽六度言之」,我們現在就試著用六度做比喻,六度的反面就是六蔽。「若人修上道品調適,解脫不開」,這個修上道品就是三十七道品,修三十七道品還沒有辦法得利益,無法達到我們修學的目標,解脫不開,煩惱沒辦法放下,六道輪迴還是脫離不了,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功夫不得力。三十七道品這種方法非常普遍,大小乘都用它。天台大師把它分配在藏通別圓,叫四教三十七道品。藏教,小乘;通教,前面通小乘,後面通大乘;別教,純粹大乘,沒有小乘的教義;最後是圓教,真正圓滿了,一佛乘,成佛之道,明心見性是成佛之道,超過藏通別。


 


  我們學了之後才真正肯定、明白、相信,斷煩惱證菩提不是容易事,不是口裡說說的,說的容易做不到。一般人常講,學佛的人多,真正相信的人少。早年台中李老師常說,念佛的人多,往生的人少。連這麼一個法門,善導大師說的「萬修萬人去」,現在念佛人,李老師常說一萬個念佛人,真正往生只有三、五個。萬分之三、萬分之五,這不成比例!為什麼會是這樣的?我們學了這一段就明白。修三十七道品,三十七道品包括八萬四千法門,包括無量法門都在其中,不但解脫不開,怎麼樣?「而慳貪忽起」。這個經驗我們自己有,不要問別人,念佛堂念佛、繞佛,或者是止靜,忽然貪心起來了,傲慢心起來了,嫉妒心起來了,慳吝心起來了,這煩惱起來了,妄念起來了,胡思亂想。「激動觀心」,將我們的觀照功夫破壞了,將我們念佛的心擾亂了。如果沒有這些情形,念佛真的是萬修萬人去。我們說實實在在的話,這也不能怪自己,無始劫的煩惱習氣在這一生當中,從小沒人教。現在的社會風氣很不好,處處都在引誘人,你怎麼能不生煩惱?你要是不生煩惱,那就是俗話說的,你是佛菩薩再來的,你不是凡人。如果是凡夫,這些煩惱肯定時時刻刻現行。


 


  「於身命財」,這舉出三個例子,這都是我們自己念念沒有忘掉的,非常堅固的執著,我們的身體,我們的命,我們的財。這個命代表了精神生活,財代表了物質生活,心都用在這個地方,你想保住它,你想得到它,殊不知這個東西全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「當用捨施之法而對治之」,布施身體,現在在常住裡面做義工的同修們,每天勞身勞力,這是身體布施,不求報酬,不要報酬,到這邊來做工作,這是身布施。命布施,你看這次日本的災難,核子發電廠出了問題,就有那麼多人犧牲自己的生命到裡面去工作、去服務,希望把損壞的地方修復好,聽說已經死了好幾個人。明知道進去就死,這是用命去布施,這是值得人非常尊敬的,犧牲自己小我,希望大家得到安全。


 


  日本的地震這幾天還是有,還很頻繁,最大的到六級。核輻射,現在科學家已經提出報告,整個北半球在最近這二、三天之內就會遍及,整個北半球統統遍及,每個地方都有,但是它的量很微少,還不會損害人的健康。這是一個很大的信息,也是告訴全世界的人,核輻射在一個地方爆發會遍布到全世界,隨風逐流,風飄到哪裡,它就落到哪裡。如果在一個星期當中,這個世界上爆發的核子彈爆發二十顆,不要多,二十顆,全世界的人大概一大半都死掉了。所以日本這一次這事是好事,等於說給全世界人敲響警鐘,你們要不要打核子戰爭?打核子戰爭沒有勝負,是同歸於盡,大家一起都死,就打這個戰爭,沒有勝負的,核武戰爭沒有勝負。科學家警告世人,現在世界上擁有核武國家的人,把他們的核子彈頭統統加起來,大概有將近兩萬多枚。每一個核子彈可以毀滅一個城市,世界上的大城市還不到兩萬個。其實不必毀那麼多,剛才我說的,一個星期爆二十顆,全世界就沒有了。是輻射飄到哪個地方,那個地方就一片死亡,這是佛法裡面講的小三災。


 


  以前我們看到經上講的小三災,不懂!三十多年前,三十五年,我五十歲的時候,第一次到日本去訪問,在日本住了二十多天。去看過長崎、廣島,我看了之後才恍然大悟,懂得佛經上講的小三災,小三災就是核武戰爭。經上講小三災的狀況,是戰爭七天,七天的戰爭,一個星期核武戰爭。戰爭結束之後有七個月瘟疫,瘟疫是什麼?就是輻射,嚴重的輻射,原子彈那個光照到之後,頂多半年人就死掉了,那是非常非常嚴重。接著七年七個月七天飢餓,飢餓是什麼?沒得吃!核子彈爆發的那個地方,被炸了之後,確實到第八年地上才長草,我去的時候是第八年,地上剛剛長草,日本人告訴我,整整八年地上才長草。那地上草木都不長,當然人要餓死。所以小三災講的戰爭、瘟疫、飢餓,就是核武戰爭!大三災是水、火、風,這是大三災。火災能夠燒到初禪天,水災能夠淹到二禪天,風災能摧毀三禪天;四禪叫福天,四禪沒有災難,福報大!生到第四禪是大小三災都沒有。不管是小三災、是大三災,總而言之是毀滅性的災難。小三災是人禍,大三災我們叫天災,天災人禍。


 


  我們看到科學家對日本輻射的災難,這已經有科學的證據,現在飄到外面,北半球歐洲、美國、加拿大這些國家,統統都測到,但是很輕微,不足以傷害人。能夠傷害人的還在日本境內,他們受輻射塵程度嚴重,所以對身體有傷害。飄在外面的很輕,輕微。可是如果一個星期要爆二十個核子彈,或者是核能發電廠,一個星期有二十個核電廠出事在全世界,整個人類都遭殃。這個機率可不可能?非常可能。全世界現在有多少個核電廠?一個大地震,一個大災難,日本能出事情,其他國家地區照樣出事情,這是個大麻煩,不是小事。現在地球災難頻繁,你能知道什麼地方、哪個時候、哪個地方出事嗎?對學佛人來說,這是一個忠告、是一個警告,這個世間還能留戀嗎?現在做打算還來得及,就像一般預言所講的,二0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一號,至少還有一年半的時間,這個時間對修淨宗的人來說足夠足夠了。淨宗修行要能得力,那這一段就非常重要。我們要真正能放下,要真的看破,身體、身命、財物都是假的,盡量去做好事,為什麼?那是能帶得走的。你造的善業、惡業能帶得走,你的身體、你的財富帶不走。帶得走的東西我們要認真幹,帶不走的東西統統放下,拿來做好事。所以用布施來對治,對治慳貪。


 


  「若破戒心起,乖違淨禁,當確持戒律而對治之。」這是我們修淨土的同學,在家要嚴格的執持三皈、五戒、十善,要用嚴持戒律來對治。因為你不能夠守住三皈、五戒、十善,念佛能不能往生?跟你講老實話,不能往生。說你能往生能往生,那是鼓勵你的話,不是真的。李老師跟我們說真實話,你看台中蓮社的蓮友,這是他自己的學生,跟李老師都幾十年。李老師在台中創辦蓮社到他往生三十八年,這麼長的時間跟著他,能不能往生?不能往生。天天接受他教誨,接受教誨他不行、不幹,天天講,天天聽,他也能說,他做不到,還是搞貪瞋痴,這有什麼法子?這些對治法,李老師三十八年不知道講了多少遍,我在台中十年聽的就不止幾遍,他不幹,那就一點辦法沒有了。老師只能勸你,聽得懂、聽不懂是你的事情,聽了之後肯幹不肯幹也是你的事情,與老師不相干,與佛菩薩也不相干,到時候自作自受。現在這個時代講民主開放自由,誰都不可以干涉誰,父母不能教兒女,他不接受,老師不能教學生,這是個什麼世界?跟古時候一對比,反常!一百八十度的反常。那叫人心壞了,所以感召大災難。


 


  整個人類在地球上存亡最後的關頭,能回頭的這還有救,不能回頭的,那真叫隨他去,無可奈何。首先我們明白了要救自己,救了自己才能幫助別人,救不了自己,你怎麼能幫助別人?說到三皈、五戒、十善,我們再向根裡頭去挖,那是什麼?《弟子規》、《感應篇》、《十善業》,這是根本的根本。今天三皈、五戒、十善為什麼做不到?沒有《弟子規》、沒有《感應篇》,你就做不到,你想做也做不到。三皈、五戒、十善是以《弟子規》跟《感應篇》做基礎,沒有這個基礎,那只是空談而已。出家人更是要做到,出家人要不能做到,連在家人都不如,這個意思要懂,不能輕視在家人。《無量壽經》三個會集本,還有一個節校本,這四個本子全是在家人做的。第一個本子是宋朝王龍舒居士作的,第二個本子是清朝咸豐年間魏默深居士作的,第三個本子是民國初年夏蓮居居士作的,全是在家的;一個節校本是乾隆年間彭際清居士作的,全是居士。作得好,祖師給他印證。王龍舒居士的會集本,蓮池大師給他作證,蕅益大師給他作證。出家人要是輕慢居士、瞧不起居士,錯了!居士也是菩薩,維摩居士跟釋迦牟尼佛同時代出現,佛門裡面都知道兩尊佛,出家佛釋迦牟尼,在家佛維摩居士。釋迦佛的弟子,像目犍連、舍利弗,上首的弟子見到維摩居士,也是頂禮三拜、右繞三匝,你看那個禮節跟對佛完全一樣,沒有差別,做給後人看的。很可惜,現代這些人沒看懂,都認為一出家就了不起,大法師的架子就擺出來了,錯了。


 


  所以我們的毛病很多,要不好好的對治怎麼辦?以持戒來對治破戒,永遠記住釋迦牟尼佛入滅之前留給我們的兩句話,「以戒為師,以苦為師」。學佛,無論在家出家,第一個是要持戒,第二個是要能吃苦。不要怕苦,怕苦,你永遠離不開苦,六道輪迴苦,三惡道苦,地獄苦;只有能吃苦的人才能夠超越六道輪迴、超越十法界。古今聖者,大聖大賢他們有經驗之談,苦盡甘來,苦中有樂是真樂,樂中有苦是真苦,那個樂是假的。人能吃苦就心安理得,他心是定的,他心是淨的、心是安的,生智慧不生煩惱,那個樂是真樂。你看孔夫子的學生顏回,「一簞食,一瓢飲」,那個生活苦到那種程度,他每天笑呵呵的非常快樂,「不改其樂」。他樂的什麼?樂的道,樂的對宇宙人生通達明瞭,沒有惡念,沒有惡言,沒有惡行,你說多快樂。眼前人家以為苦,吃得這麼簡單,自得其樂,這裡頭真樂。你沒有入這個境界,你得不到,入境界你就嘗到這個樂趣。


 


  「若瞋恚暴怒,常生忿恨,當用忍辱而對治之。」這個煩惱時常起現行,面對人事物稍稍不如意就發脾氣,起怨恨心,佛經裡面常說「一念瞋心起,百萬障門開」。一念瞋恚心,得到是什麼?得到是無量無邊的障礙。瞋恚心墮地獄,貪心變餓鬼,愚痴是畜生。不持戒,不能忍,你修的大福報到哪裡去?到阿修羅、羅剎裡面去了,那不是好地方,所以要用忍辱來對治。中國人曉得瞋恨容易惹禍,傲慢、瞋恨、嫉妒常常是連在一起的,這個東西惹的禍在歷史上能看到,記載得很多。你冷靜觀察現前,現前也非常之多,你常常可以看到。家破人亡,一身敗裂,往往都是這個原因,不能忍。所以中國古時候的教育,從嬰兒就教他忍,就教他要讓,不准爭。開頭學忍讓,然後再提升從忍讓到謙讓,謙虛,最高的境界到禮讓,讓到底,利益無邊。這是性德,性德帶來給你的是福報。傲慢、嫉妒、瞋恚帶給你的是災難,那是地獄果報。瞋恚墮地獄,傲慢、嫉妒是屬於瞋恚的一分,你說這個多可怕。世間功名事業,出世間修道證果,都要靠忍,不能忍的決定不能成就。忍辱仙人能夠忍受歌利王割截身體,他提前成佛了。這個示現是告訴我們忍辱的功德有多麼大,能幫助菩薩提前成佛。所以即使我們受再大的冤枉,再大的屈辱都要忍,你能忍,這關通過了,你境界提升了。你不能忍,你馬上就下去了。我們願意向上提升,還是往下墮落?這要用智慧去選擇,不能感情用事,感情用事那就是怨恨報復,那個果報在三途,智慧用事忍辱,不把它放在心上,境界立刻提升,這些果報立刻就現前,快得很。諸佛法身菩薩沒有一樣事情不能忍,所以他能夠成佛作祖。這種例子非常非常之多,在我們周邊時時刻刻、在在處處你都能看到,要覺悟,不能迷惑。


 


  「若放逸懈怠,恣縱閑蕩,當用精進而對治之。」這也是許許多多修行人因為放逸懈怠懶散退心了,這一生修行不能成功,依舊搞六道輪迴,隨業流轉,太可怕!而且這個是什麼?一般人通病,精神提不起來。學佛的同修初學佛的時候很勇猛,古人講的話,說「學佛一年,佛在眼前」,像那麼回事,真幹;學佛兩年,兩年就變成老油條,佛在天邊,距離就遠了;學佛三年,佛就變成雲煙,沒了。這個就是放逸懈怠,自己那一點善念,那個好心保不住,很容易被外面財色名食睡誘惑,一引誘就跑了。古人講高名厚利,那個誘惑人,現在小小一點名利就把你誘惑誘跑掉了,你算什麼?最初看他修得真不錯,讚歎他,誇獎他,小小名利放在面前心就變了,佛就沒有了,你說那怎麼行?這個社會誘惑力量多大!什麼時候我們才真正做到不被外面境界誘惑、不被外境干擾?不被外境干擾是你有定功,不被名利誘惑是你有智慧了。定功、智慧沒有得到,那你就是持戒的功夫,你嚴持戒律,能夠抵擋一下。定是很難攻破的,慧就化解了,那是最高的境界。


 


  下面,「若浮掉馳騁,散亂不定,當用禪定而對治之。」這是在用功的時候,我們念佛如果是打佛七就很容易發現,念佛堂繞佛的時候還勉強,止靜的時候,坐下來沒幾分鐘,他打呼睡著了,這叫昏沉,這是一個毛病;另外一種毛病,在止靜的時候,一坐下妄念紛飛,這叫掉舉。浮就是講心浮氣躁,他心安不下來、定不下來。這兩種毛病常有。我們在初學的時候也曾經有過,我昏沉的現象沒有,掉舉的現象有,好像沒念佛、沒有止靜的時候,心很安靜,沒事,怎麼一坐下來妄念那麼多?老師告訴我們,你妄念本來就是那麼多,你沒有發現,你現在想定下來,才發現這麼多,不是說坐下來才會有這個,不是的,是原本就這麼多,沒發現。這種現象不要害怕,正常的,你不要理會就好,認真的這一句佛號繼續念下去,把精神集中在佛號上,不要理會這些妄念。妄念不理會它,自然就沒有了。佛號你特別注意它,集中在上面,佛號就愈來愈清淨,這是定慧的功夫,所以要用禪定來對治。


 


  昏沉的時候精神提不起來,別人在止靜坐著,你可以起來在後面去經行,這不至於昏沉。另外一個方法,到佛前去拜佛,你拜上兩百拜、三百拜,昏沉把它拜走了,你的精神可以恢復。事上出的毛病,有事上的方法來解決,理上出來的毛病,那是用理來解決它。所以八萬四千法門從哪來的?是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,佛就是從對治煩惱建立法門,法門不是真的,煩惱沒有了,法門也就沒有,所以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」。真正做到不起心、不動念、不分別、不執著,在這個境界裡,給諸位說,所有法門也都沒有了。為什麼?你已經完全恢復健康了,你沒有毛病,所以什麼藥、什麼治療的方法都不要了。再要用藥,要用治療,那你就又病了。所以佛法是幫助我們斷煩惱的,它也不是真的,千萬不要對它生起貪愛,一貪愛就完了,那個病就更難治了。


 


  「若沉昏闇塞,愚痴迷惑,當用智慧而對治之。」這個沉昏闇塞都是代表沒智慧,我們一般講糊塗!這人沒智慧,糊塗、傻瓜就這一類的人。在日常生活當中,你給他講什麼他聽不懂,他不會開悟,愚痴惡作,迷惑顛倒。這個要用智慧,智慧是體,三十七道品是手段,戒律是手段,禪定也是手段,為智慧所用,這些手段都是好的,都能幫助人解決問題,幫助他們斷煩惱,幫助他們成就菩提道,幫助他們念佛往生。六波羅蜜以智慧為主,前面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全是手段,有智慧遇到問題就知道用什麼方法去對治它。就像大夫一樣,他有智慧,遇到病人,看到他什麼病,知道用什麼樣的藥。八萬四千法門都是藥,沒有智慧你就不會用,有智慧你才會用它。


 


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341



 


 



2011年6月21日 星期二

淨空法師:凡夫最嚴重的煩惱就是想控制、想佔有



 


凡夫最嚴重的煩惱就是想控制、想佔有,為什麼?


 


不知道全是假的,不知道這是一場夢。真正了解,那個佔有的念頭、控制的念頭就一掃乾淨了,那你就提升了一級,你就不是凡夫了,小聖,須陀洹、斯陀含的小聖。


 


為什麼要執著?我有的供養別人,不要了,緊緊抓住阿彌陀佛不放,我就成功了。同學們如果真正知道這個道理,了解這個事實真相,萬緣放下,一心專念阿彌陀佛,求生極樂世界,親近佛陀,你這一生圓滿,不再搞輪迴了。


 


家親眷屬難分難捨,告訴他,一起求生極樂世界才永遠在一起聚會。不能到極樂世界,一死各人走各人去了,永遠不再見面,這是事實,這個一點都不假。各人的業報不一樣,各人的去處不相同,了解事實真相才知道放下是正確的,全是假的。


 


這個世間人與人虛情假意,說穿了全是自私自利,統統是造輪迴業,輪迴心造輪迴業,輪迴裡面受苦,明白人就要早一點放下。


 


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341集



 


2011年6月20日 星期一

淨空法師:把世間拉拉雜雜全放乾淨,沒有一樁有牽掛的事情


 


準備往生,就要把這個世間拉拉雜雜全放乾淨,只要有一樁有牽掛的事情就去不了極樂世界,全放下!所以把身邊事情統統要交代清楚,處理乾淨,沒事了,這個時候就能自在往生。


 


念佛往生,過去諸位看看《淨土聖賢錄》、《往生傳》,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,比例最多的是出家男眾,第二個出家女眾,第三個在家男眾,第四個在家女眾。為什麼?在家女眾情執太深,她難!出家真的一切放下。現在世界變了、顛倒了,現在這個世間,你看看往生的人,往生現在的比例,第一、最多的是在家女眾,第二是在家男眾,第三個是出家女眾,最末尾的是出家男眾。顛倒了,問題不是別的,就是真放得下,這比什麼都重要。


 


在過去,念佛法門容易修、容易成就,在現在這個法門也很困難。李炳南老居士常常感嘆,念佛的人多,真正往生的人很少。以他自己創辦的台中蓮社來說,他說過很多次,一萬個蓮友當中,真正能往生的三、五個而已。真難!為什麼?放不下!對極樂世界雖然也很歡喜、也很仰慕,但是沒有信心。到底有沒有?是真的還是假的?這個疑問障礙了往生。


 


縱然像打賭一樣,我拼命念,真能往生我就中獎了,不能,那就算了,抱這種心態的人念佛往生有沒有?有,生到極樂世界邊地疑城,也不錯。邊地疑城一般住五百年他才能夠真正相信,不再懷疑,那他就入下下品這個地位,入下下品也是阿惟越致菩薩。


 


所以邊地疑城都非常可貴,他真到極樂世界去了。如果有懷疑,不肯幹,這一生的緣就錯過,那叫真可惜!


 


往生的人,後頭這句說得好,「皆成就大乘善根」。《彌陀經》上說的,善根、福德、因緣,這三個條件不能成就,那就不能往生。這三個條件成就了,佛知道,你不求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知道。為什麼?你每天時時刻刻起心動念的信息,阿彌陀佛全都收到了。只要具足這個條件,你還沒有動念頭求往生極樂世界,阿彌陀佛已經來歡迎你、來通知你了。為什麼?你符合他的條件。這個道理要懂,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。你要是再有心求生極樂世界,有心求阿彌陀佛來接引,這個感應不可思議。


 


淨土大經解演義第329集



 


 



淨空法師答同修提問:如果夫婦沒法再相處,怎麼辦?


 


 


這位同學問的,他說如果夫婦沒法再相處,應否分開?還是繼續維繫一個外表看來幸福完整的家,勉強忍耐痛苦下去。


答:如果要覺悟的話,就不會有痛苦,會真正有歡喜。我覺得夫妻兩個人不能相處,要把不能相處的原因找出來,然後把原因消除,你們不就百年好合了嗎!


    一定要給社會大眾做個好樣子,這很重要。縱然是學佛,學佛不能相處,離婚了,不是好現象,這個一定要知道。


    為什麼不能相處?佛教給我們「四攝法」,你要會用!四攝法就是人與人相處的方法。現在在團體裡面講公共關係法,在我們一個人身上講,這就是交際應酬的方法。佛教得好,我們今天在這個世間跟許許多多不同宗教往來,不同的族群往來,我們都做得非常好。用什麼方法?就是四攝法。四攝法裡面你記住,布施、愛語、利行、同事,這是佛教我們的。你要是夫妻兩個會用這四攝法,就是一對恩愛夫妻百年和合,怎麼會分離的!你不會用。


  四攝法裡頭的布施,我講得很多,它跟六度的布施不一樣。四攝法的布施就是多請客、多送禮,你看你夫妻兩個要常常請客,彼此送禮,這不是好事情嗎!人與人的關係建立在這個地方。愛語,是真誠的關懷,關懷對方。利行,你所想的,你所做的,絕對是對對方有利益的,對方所歡喜的。最後一條是同事,同事,譬如說共同建立一個家庭,而且這家庭是全世界所有家庭裡頭模範家庭,你說這種事業多有意義,這就是弘法利生。


  今天社會不安定,社會不安定原因在哪裡?我參加這些國際上的和平活動不少次了,我跟大家談的,你們天天說化解衝突,促進和平。衝突的根本在哪裡?根本在家庭,就是夫妻不和,你們有沒有發現?所以這個社會離婚率這麼高。離婚率高,這個社會決定有問題,它不健康,這個社會有病,這是病根。健康是什麼?健康是和睦,不和就是有病,就是個病態,我們不能夠不懂。


  我再講到是,這還不是真正的根本,真正根本是什麼?根本是自己。我說自己的「本性」跟「習性」發生衝突,就是覺跟迷發生衝突了,這才是根本,真正的根本。所以我教人,我們要做和平工作,要化解衝突,要促進世界和平,從哪裡做起?從自己本身做起,從內心做起。我在內心裡面,把對一切人事物的對立化解,我自己對一切人事物絕對不對立,這矛盾化解。你自己有成見,你們夫妻兩個就對立,對立就麻煩了。你要把自己對立化解,不要問對方,對方對我不好,我對他好;他跟我對立,我跟他不對立。你要曉得這兩面有一面不對立,他這一面不能存在,一定是兩個都對立,才會打架,一方面,單方面決定不起作用。


  我在聯合國幫助他們解決衝突問題,我是這樣教導他們的,這個方法有效。你看釋迦牟尼佛一生,他跟任何人不對立,所以一切人對他都沒法子,都不能夠造成他的障礙,佛成功了。所以,根本就是說我跟一切人事物對立了,這是真正麻煩的根源,禍根,禍害之根,不是造成社會大眾的禍害,那是另外的,這是自己墮阿鼻地獄的根。宇宙是和諧的,我們身體是和諧的,身體是小宇宙,沒有一樁不是和諧的,根本就沒有對立,對立是從自己妄想、分別、執著裡面產生的。


  所以,一切天災人禍的根,是從自己心裡頭生出來的,真正是一切法從心想生。諸佛菩薩、極樂、天堂,也是從自己一念心生的,你一念清淨,一念善意,整個宇宙是和諧的,整個宇宙是美善的。你一個妄想、分別、執著起來,整個都變了,你的相貌變了,你的體質變了,你的居住環境統統都變了,你怎麼能怪人?所以我總是勸人,夫妻要和合,你要把不和的因素找出來,把它化解,做為社會一個好的榜樣,那是功德,那才叫真正學佛。離婚錯誤的,勉強湊合過那種痛苦的日子,這也是錯誤的,那不是正確的,一定要覺悟。


 


2004年春節開示- 學佛答問




   



 


 


 


淨空法師答同修提問:離婚有罪業嗎



 


離婚也有罪,你要問什麼罪?你破壞了整個宇宙大自然的和諧。


 


必須要知道,夫婦結合是我們社會生活最小的一個單位,就像我們的身體細胞一樣,離婚,這個細胞壞了。你一個人壞,不要緊,你會影響別人,別人會跟你學這樣做。


 


你看現在全世界這離婚率有多少?離婚率多,社會就不安定。你破壞了社會的和諧,破壞了社會的安定,那個罪是從這裡結的。法律上沒有,因果上有,這不能不知道。我們在社會上,要給社會做好樣子,不能做壞樣子。


 


有人是離了婚,現在離婚的人很多,聽了這個話很難過,怎麼辦?趕緊求懺悔,要好好做人,重新做人。知道人在這個社會上,一定要對社會有正面的貢獻,不能再犯錯誤,這點比什麼都重要。


答香港參學同修之三十



 



 


2011年6月19日 星期日

淨空法師:佛法是從內心求的,心外求法是外道


 


住持三寶是表法的,你不必問他是不是真幹,那個不要緊,跟我沒關係。


 


我們見到佛像、聽到佛的名號,就能提醒自己覺而不迷,提醒我了。如果沒有人提醒就忘掉,一忘就迷了,有人提醒我們就覺悟了,它的作用是這個,不是迷信。


 


法寶是經典,聽到經典的名字,看到這個經典,立刻提醒自己正而不邪,心要正、行為要正,心與經論所說的相應,行與戒律所講的相應。


 


看到出家人,一定要尊敬他,跟他行禮,他持不持戒與我們不相干。我只要看到這個形象,他提醒我淨而不染,六根清淨、一塵不染,他提醒我了,這就是他對我的好處。提醒我六和敬,跟任何人相處,我都要修和、要修敬,不要求別人跟我和,也不要求別人尊敬我,我要跟他和睦,我要尊敬他,六和敬是這樣成就的。


 


希望別人對我怎樣怎樣,那是心外求法,心外求法在佛教裡叫外道,佛法是從內心求的,不是從外面求的。佛字字句句是教我一個人的,不是教別人的,我接受是我的,你接受是你的,他接受是他的,不接受的人沒分。真正接受依教奉行,那他就是僧寶。我們對接受的人恭敬,對不接受的人也恭敬,這道理不能不懂。


 


淨土大經解演義第292集





 


2011年6月17日 星期五

淨空法師答同修提問:遇到自己不能克服的阻礙時,應如何克服?


 


問:「像我們這些在家的居士要自己修行,除了念經、誦佛號外,在遇到自己不能克服的阻礙時,請問應如何克服?譬如,心裡想著:『是不是要發火?要忍辱,要心靜!』可是道理明白了,但是一遇到具體問題時就忍不過,吞不下這口氣,我也知道自己念佛不夠,定力不深。也許是冤親債主的干擾,自己一念經心裡就產生了亂的念頭,心靜不下來,該怎麼辦?」


 


答:這個問題,我想很多人都有,不僅是你一個人的問題。古人說:「看得破,忍不過。」看得破是學問,忍不過是功夫不到家。一定要認真努力,要學「忍人之不能忍」,你的功夫才成就。


 


當你忍不過的時候,立刻就想到:「我的功夫不到家,禁不起考驗」,一定要反省,我們到這個世間來,得人身、遇佛法很不容易,如果遇到這些不能稱心如意的事情還忍不過,你自己一定要警覺到,我來生還是搞六道輪迴,還是被業力轉,這一生的佛就白學了。


 


佛、孔老夫子教給我們要「克己」,要懂得克服自己這種心態,順境要克服自己的貪心,逆境、逆緣要克服自己的瞋恚。


 


什麼是「道」?《維摩經》講:「平常心是道。」平是平等心,清淨平等,常是永遠保持,無論在什麼境界都要能保持清淨、平等心,這是真心,這是佛心,這才是真正修行。


 


順境、善緣就起貪愛之心,逆境、惡緣起瞋恚之心,這是凡夫,不是修行人。修行人就在這個地方練功夫,練到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心平氣和,不起心動念,不分別執著,自己成就了,然後再以大慈悲心幫助一切苦難眾生,這是菩薩心。


 


修行的要領是十善業。淨業三福第一條: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,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。」我們每天念經、念佛,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,一定要與十善業相應,你就是真修行。遠離十惡,修學十善,這就能對治。


 


何況世尊在《十善業道經》教給我們,「晝夜常念善法,思惟善法,觀察善法,不容毫分不善間雜」,這是凡夫成菩薩、成佛修行的最高指導原則,我們要時常記在心裡。對人、對事、對物,只看別人長處,只看別人的善處,不要把別人不好的地方放在心上,否則我們就錯了,一定要讓自己的善業念念圓滿。這些都可以提供你做參考。


 


「忍不過」,就是看別人錯處,何必把別人的這些惡行放在自己心上?我們自己的心變惡了,被別人染污了。我們以善心對待一切人,世間沒有一個不是善人,善惡沒有標準,都在自己一念。


 


學佛答問  (第三十集)